<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秋凍”并非人人適合 身體有些地方不宜受涼

    2017-10-12 08:59:05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三人目

    原標題:“秋凍”并非人人適合 身體有些地方不宜受涼

    人們常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意思是勸人們在春天時不要暖和一點就急于脫掉棉衣,秋天時不要剛剛冷一點就穿得很多,適當的捂一捂、凍一凍,有益于身體健康。如果在秋季過早地穿上過厚衣物,會使身體缺失對冷空氣的逐漸適應過程,導致抗寒能力降低,從而使人體在低溫環境下的主動調節功能降低。

    “秋凍”不僅可以增強抵抗力,還能提高人體的耐寒力,等到了冬季,可以更能適應寒冷,少生病。但是,“秋凍”并非一凍到底,一些人容易陷入誤區。進入十月,天氣越來越涼,在人們紛紛穿上厚衣服的時候,還有不少人打著“秋凍”的旗號不添加衣服,用生命去踐行時尚。這樣不僅不會增強抵抗力,還會凍傷身體。那么,“秋凍”究竟有哪些講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下面,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秋凍”的正確打開方式

    夏去秋來,是從熱到冷的過渡階段,天氣雖然涼了,但有個轉變的過程。所以,進入秋季后,衣服應該慢慢的加,不要過早的就穿上厚衣服;秋季早晚溫差大,要根據最低溫度去選擇合適的衣物;到了十月中下旬,進入晚秋時節,氣溫開始迅速下降,此時應停止“秋凍”,并適當添加棉衣保暖。

    身體哪些地方不宜受涼

    頭部

    入秋后室外風很大,外出時最好戴上帽子,尤其當額頭出汗時一定不能受風。因為頭部是人體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如果受寒,體內陽氣會散失很大一部分,影響健康。

    頸部

    頸部上承頭顱,下接軀干,是人體的要塞。頸部受涼,容易使大腦供血不足誘發頭暈等癥狀。秋季風大,很容易吹到頸部。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讓頸部受涼。

    背部

    中醫認為,背為腎脈所居,所以寒邪最易入侵,著涼受寒也常從背部開始。后背受涼容易引發咳嗽、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所以,背部也要注意防寒、保暖。

    膝蓋

    人體的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構造最復雜、損傷機會也較多的關節。如果受凍,很容易誘發關節炎,導致膝關節酸痛不適。很多時尚的女孩子秋季總喜歡穿短裙或短褲配長靴,這種裝扮很容易使雙膝受涼,損害健康。

    雙腳

    腳是人體各個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經的路程也最長,而腳又匯集了全身的諸多經脈,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如果腳部受凍,可能會引起相關部位毛細血管的收縮,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所以,足底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

    小貼士

    “秋凍”并非人人適宜,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病患者、慢性腎臟病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關節不好或是肺不好的人不宜“凍”,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凍”得適度,千萬不能一凍到底。

     

    [編輯:三人目]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