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季老年人腸癌高發 大便發黑變細要警惕
進入春季,氣溫變化無常,人體的生理機能及新陳代謝進入極度紊亂狀態,這時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記者日前從南京市中醫院老年病科了解到,這段時間老年人癌癥高發,尤其是腸癌。老年病科主任高曌表示,一旦發現大便發黑、變細,盡快去醫院檢查。
因痔瘡就診查出腸癌
“痔瘡老毛病了,自己涂點藥,吃清淡點就好了,非要拉我來醫院。”72歲的張大爺即使到了醫生面前還一直嘀咕著。因為便血多日,張大爺被兒子帶到醫院檢查,經腸鏡檢查后發現他肛門內有一個表面已潰爛的腫塊。經進一步病理檢查后,張大爺被確診為直腸癌。
張大爺的兒子說,老人已經便秘和腹瀉交替幾個月了,伴隨著少量便血,因為此前老人患有痔瘡,所以也沒特別注意,春節后出血嚴重,所以家人趕緊將老人送來醫院檢查,沒想到是癌癥。
“最近經常碰到類似的老年患者,以為便血是普通痔瘡引起的,自己涂點藥,都不來醫院。”高曌說,春天氣候干燥,早晚溫差大,體內調節功能容易紊亂,很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加上春節期間難免暴飲暴食,油膩辛辣食物吃得多,老人動得少,這個時節痔瘡的確容易“發飆”。不過,痔瘡的癥狀和腸癌的癥狀,還是有所區別的。
腸癌早期癥狀要知道
便血是痔瘡和腸癌都有的癥狀,區別在于痔瘡的便血通常是鮮紅色,附在糞便表層,也有可能是大便前后滴血,嚴重時呈噴射狀。
而直腸癌則是大便帶血,通常同時混有黏液或膿液,顏色比痔瘡的出血顏色暗一些。
此外,直腸癌時,排便習慣也會發生改變,比如大便變細、次數增多,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等。直腸癌患者還會出現腹部不適、脹痛等。
高曌指出,當發現大便發黑變細時,最好去專業肛腸醫院外科做直腸指診,可在很大程度上發現是否患有直腸癌。
若大便中有血、黏液,大便習慣改變,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最好去做結腸鏡,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
那么哪些人容易得腸癌呢?高曌表示,家里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者的人、有腸道腺瘤或息肉史的人、40歲以上的男性尤其是肥胖者,都是腸癌的高危人群。
為什么癌癥春季高發?
中醫認為,春季肝氣升發,若養生不好,傷肝則會使肝氣內郁,或使肝氣升發太過,導致邪氣入侵,誘發腫瘤,所以春季是一個腫瘤易發的季節,有過腫瘤病史的病人也容易在此時復發舊疾。
高曌表示,今年春節后,天氣變化快,常常前后相差幾度甚至十來度,而此時人體皮膚開始疏泄,對寒意抵抗能力減弱,所以外邪容易入侵。中醫對春季預防腸癌有什么建議呢?高曌表示,首先要口味淡。說到飲食清淡,很多人會誤認為是吃素,其實不然,清淡是指少鹽少油少脂,重口味的麻辣煎烤食物以及腌制食品少吃,肉可以吃,但不要頓頓吃,要多吃些疏肝解郁、對脾胃好易消化的食物。此外,喝酒抽煙這類惡習要戒掉,多運動,保持愉快心情最重要。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