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胸痛不一定是心梗 預防主動脈夾層從防高血壓開始

    2018-03-13 08:21:59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胸痛不一定是心梗主動脈夾層更致命

    當出現突發性胸背撕裂、刀割般的劇痛,并伴隨大汗淋漓、胸悶氣促、血壓升高、暈厥、焦慮不安等癥狀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冠心病、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等急癥,一旦“先入為主”當成心梗治療,患者很可能疼痛加劇甚至夾層血管破裂呼吸心跳驟停。“主動脈夾層是醫學界公認的起病急驟、病情兇險的大血管疾病,但對不少患者而言,主動脈夾層遠不如心梗知曉率高,其實它比心梗更致命。 ”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心血管外科主任劉高利說,今年春節前后,他帶團隊在一周內連續接診4例危在旦夕的主動脈夾層急癥患者,患者年齡最小38歲,最大55歲。冬春季節交際,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是主動脈夾層高發期。

    ●病情解讀

    突發主動脈夾層一顆“不定時炸彈”

    劉高利介紹,主動脈從心臟發出,承擔體內大部分組織器官血供,是“生命主干道”。主動脈壁由內膜、中膜和外膜組成。正常情況下,這三層膜像“三合板”一樣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但在某些意外刺激下(如血壓過高、血管壁受外傷或自身病變),內膜會破裂,血流由破損處沖入主動脈壁中層。高速、高壓的血流像刀刃般將“三夾板”從中間劈開,造成主動脈中層分離。分離過程中,患者會感到劇烈的撕裂樣疼痛,甚至產生瀕死感。夾層可沿主動脈方向一直向下延續,疼痛會從胸部開始,一直延續到背部、腰部和腹部。分離中層內很快形成一個新管腔,醫生稱之為“假腔”,原來血液流動的主動脈血管就稱為“真腔”。

    主動脈中膜被撕開后,假腔外壁只剩下薄薄一層外膜,如果外膜頂不住洶涌的血流,就會血管破裂,就像江河決堤一樣,動脈內的血液肆意噴涌,患者幾分鐘內就會死亡。即使外膜沒有破裂,當假腔內的壓力超過真腔以后,真腔被逐步壓扁,直至完全堵塞,主動脈是供應全身血液的主要通道,無論堵塞在哪里,都極其兇險,輕則致殘,重則致命。因此主動脈夾層被稱為 “一顆隨時會引爆的不定時炸彈”。

    ●緊急狀況

    “時間就是生命”48小時內死亡率超半數

    “很多人知道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很要命,但很少人知道主動脈夾層比這些病更兇險,分分鐘要人命。 ”劉高利說,作為一種嚴重威脅健康的疾病,主動脈夾層發病率為每年50-100人/10萬人,因漏診、誤診率較高,至今無確切的發病率統計。主動脈夾層在起病48小時內最危險,藥物治療搶救成功率極低,最兇險的情況是患者在30秒內猝死。因為人體循環血液量有限,這些血液從破處射出,數十次后心臟就無血可泵。如果短時間內得不到及時、恰當的干預搶救,24小時內死亡率將超50%,且每過1小時死亡率增加1%,48小時內死亡率超70%,一月后死亡率高達90%,毫不夸張地說“時間就是生命”。劉高利提醒,一旦該病來襲,患者必須在第一時間被送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醫生迅速正確判斷病情施救,搶在患者主動脈破裂之前手術,方有希望挽救生命。

    ●癥狀辨別

    切莫“先入為主”錯當成心梗救治

    “主動脈夾層主要癥狀是突發劇烈胸痛或腰背部疼,伴有血壓升高,疼痛性質為撕裂樣或刀割樣,有的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腹部疼痛等。如果主動脈夾層累及頭、臂干血管還會出現頭暈、神志模糊、暈厥甚至昏迷。 ”劉高利說,人們對急性心梗較熟悉,一旦出現胸部劇痛,通常首先想到心梗,甚至接診的醫生也往往會“先入為主”,按心梗救治。然而,主動脈夾層與心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判斷錯誤就延誤病情。分辨主動脈夾層和心梗要注意六點。

    病史: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前很少有胸痛癥狀,而心?;颊叨喟胗羞^心絞痛發作經歷;

    血壓:除非血管徹底破裂出血,一般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時血壓會升高,而心梗患者發病前若有高血壓,發病時血壓降低;

    疼痛過程:主動脈夾層患者一出現胸痛即達到頂峰,不加干預不會加重或減輕,心?;颊咝赝磩×叶志?,隨時間流逝疼痛漸重;

    疼痛部位:主動脈夾層患者胸痛主要在胸背部,心梗胸痛主要在前胸,但也可能在背部,甚至表現為牙痛;

    痛感:主動脈夾層患者胸痛為撕裂樣疼痛,心梗胸痛一般為悶痛。

    心電圖診斷:主動脈夾層患者心電圖沒有心梗的典型表現。如需確診,則通過心臟超聲、核磁共振、CT血管成像等檢查。

    ●救治方法

    手術分秒必爭“深低溫、停循環”是關鍵

    據主動脈撕裂方向不同,形成不同夾層范圍,主動脈夾層分為兩種,一種是夾層朝心臟方向撕裂,出現升主動脈夾層,臨床稱A型夾層。由于升主動脈與心臟相續相連,能引起災難性的心包填塞、冠狀動脈堵塞等,患者很可能失去搶救機會,短時間內至亡,因此一經確診如無特殊情況,需急診手術。

    另外一種是夾層向下累及降主動脈,臨床稱B型夾層。相對于A型夾層,B型患者獲救機大一些。如無合并癥且癥狀穩定,大部分患者可采用介入法治療。介入法是從股動脈將大血管支架輸送到內膜破口處,將主動脈內膜破口封閉,阻止血流從破口進入“假腔”,閉合或修復“假腔”。

    “過去形容主動脈夾層手術是‘血流成河,披星戴月’,手術中出血量大,且手術時間很可能長達十幾個小時。”劉高利先后到奧地利維也納總醫院和澳大利亞查爾斯王子醫院研修急性主動脈夾層外科手術,至今完成超過100例主動脈夾層手術,成功率在99%以上。劉高利介紹,心臟外科急診手術是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的金標準,也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需心外科醫生與體外循環師、麻醉師、手術護士、術后監護師嚴密配合。主動脈夾層手術說起來簡單,就是切掉出現夾層的主動脈,置換上高分子材料人工血管,其中最關鍵的步驟和技術就是“深低溫、停循環”。

    “如果主動脈內有血液流動,醫生是無法完成血管置換術的,必須將患者體溫從37℃降至25℃,除腦部保留一半血供外,患者全身各臟器處于無血供狀態,主刀醫生須利用這段時間,爭分奪秒地完成一系列與主動脈有關的復雜手術。”劉高利說,因各臟器耐受缺血時間非常有限,“深低溫、停循環”時間不能太長,長時間“深低溫、停循環”會損害血液及臟器。臨床數據顯示,“深低溫、停循環”時間超過40分鐘,腦部并發癥發生率增至13.1%,患者很可能出現高位截癱。

    醫生告誡

    預防主動脈夾層 從防高血壓開始

    劉高利介紹,主動脈夾層在國外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近年來,主動脈夾層在我國青壯年中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究其根本原因是高血壓病和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此外還包括一些遺傳因素比如馬凡氏綜合征、特納氏綜合征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先天性血管病變等。目前,最常見主動脈夾層原因是高血壓,約70—90%主動脈夾層患者并存高血壓。 “高血壓控制對主動脈夾層防治、預后有著全面影響,是最基本和最不能忽視的治療和預防手段。”劉高利說,妊娠是另外一個高發因素,這與妊娠期間血流動力學改變相關。40歲前發病女性主動脈夾層患者中,50%發生于孕期,多數患者同時伴難控制的高血壓。作為先天因素,由于染色體異常的馬凡綜合征會導致血管壁發育異常而破損、撕裂,最終發展成主動脈夾層。此外,主動脈夾層發病有時間性與季節性,冬春交替乍暖還寒時市民尤應提高警惕。

    劉高利呼吁,主動脈夾層的預防應從高血壓預防入手,高血壓患者要每天按時服用降壓藥物,勤測血壓,生活習慣上要戒煙限酒,尤其不要在飲酒后進行高負荷運動,切莫暴飲暴食或玩樂到三更半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健康飲食習慣,將血壓控制于正常范圍內。主動脈夾層高危人群一旦出現身體不適,要及早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時治療,不要等到發病再去看,抱著僥幸心理拖延,后果不堪設想。

    本版撰稿 記者 黃飛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8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