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硬饅頭劃破食道胃底血管 肝硬化病人飲食需注意

    2018-05-15 19:06:19
    來源:信網
    作者:劉裕 謝小真
    責任編輯:光影

    信網5月15日訊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的常見并發癥和死亡原因之一,粗糙食物未經細嚼慢咽就吞入胃中,就可能刺破或擦破血管而引起大出血。日前,這一險情就發生在市民蔣先生(化名)身上,因失血過多命懸一線,病情極為兇險,好在市立醫院西院區消化內科搶救及時,才把他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65歲的蔣先生既往有丙型病毒性肝炎30余年,從未進行抗病毒治療。一個半月前,蔣先生復查CT顯示,其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嚴重,但他仍未引起重視。“當時醫生就告訴我,如果不及時治療,一旦出血,后果就是致命的。”蔣先生回憶道。

    5月6日,蔣先生吃了一塊又冷又硬的饅頭,饅頭劃破食道胃底血管,隨即蔣先生出現嘔血、大量血便等癥狀,即刻被家人送往市立醫院西院區。

    入院急查血常規,蔣先生血紅蛋白僅為31g/L(成年男性正常值為131-172g/L),紅細胞1.84×10^12(男性正常值為4.0-5.5×10^12),處于意識不清、休克昏迷狀態。根據患者病情及檢查結果,考慮為丙型肝硬化失代償期,合并食道胃底靜脈破裂大出血、脾功能亢進、出血性休克、極重度失血性貧血、心律失常、房顫等。

    患者家屬表示,患者嘔血多達1000毫升,相當于3聽罐裝飲料的量,便鮮血量更甚,第一天鮮血量多達一臉盆。西院區消化內一科、消化內二科病區主任喬月芹表示:“患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血管彈性下降,無法收縮,血管破裂后難以止血。臨床上一般認為,上消化道出血一般都是柏油樣黑便,只有上消化道大量急性出血才會表現為鮮血。”

    入院時,患者呈失血性休克狀態,病情兇險,隨時有大出血導致猝死可能。喬月芹主任稱,因其肝功能Child分級屬于C級,沒有手術指征,只能藥物對癥處理,因此,蔣先生立即被給予抑酸、止血、補液、輸血、補充凝血因子治療。

    “患者消化道出血系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導致,藥物止血效果差,目前隨時有再次出血可能。”喬月芹主任解釋道,“因此現階段只能適當輸血,補充凝血因子,使血色素能夠維持生命,這樣做是為了防止門靜脈壓力上升過快,引起二次出血。”消化內科醫護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狀況,監測血壓、心率、尿量變化等生命體征。近五天來,患者未再嘔血、黑便,出血情況暫時得以控制,目前已能少量進食。

    喬月芹主任提醒市民,肝硬化失代償期病人在日常調養和進補時,應該留心注意并有所選擇。避免進食高蛋白飲食,少量食用植物蛋白為宜;在食欲下降,或者嘔吐、腹瀉時,要及時補鉀,如飲用鮮黃瓜汁、蘋果汁等;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益生菌,如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K和嗜酸乳桿菌等,穩定機體內環境;已有食管靜脈曲張者,平時食物應做得細爛些,避免食用過于粗糙的食物,嚴禁食用堅硬帶刺類的食物,如帶刺的魚肉、帶骨的雞肉以及堅果等;肝硬化患者每年至少做一次胃鏡檢查,評估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狀況,及時給予預防處理,以免出現大出血情況。

    信網全媒體記者 劉裕 通訊員 謝小真

    [來源:信網 編輯:光影]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8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