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無限極產品疑致女童心肌損害 有產品稱可輔助抑制腫瘤

    2019-01-18 08:27:21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三人目

    原標題:無限極產品被疑“致女童心肌損害” 更有產品自稱可“輔助抑制腫瘤”

    自從《百億(元)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引發市場關注之后,近日,另外一家保健品生產企業無限極產品被指“導致三歲女兒被診斷為心肌損害、低血糖”。

    上述事宜是否屬實?上述三歲女童服用的是無限極哪款產品?引起了消費者的注意。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通過公開電話聯系到無限極客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已經注意到此事,稍后會作相關回復。

    此后,《證券日報》記者聯系到無限極媒體部。1月17日晚間,無限極向記者發來一份最終版本的《情況說明》。無限極表示,經公司調查,此次陜西涉事經銷商樊某嚴重違反了與公司簽訂的《經銷商協議》條款,公司將督促并責成其從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出發,去推進事件解決。待事件妥善解決后,再依照公司相關規則,對當事經銷商予以處理。

    無限極在上述《情況說明》中還表示:這次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說明,公司對經銷商的管理措施不力,對消費者關懷不夠。公司將以此為契機,深刻反省,在全國范圍內,認真整改在經銷商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雙方溝通從凌晨持續到5:30

    1月16日,一位認證為“幼童疑因無限極致心肌損害事件當事人”的田淑平在今日頭條發文稱,其3歲女兒被診斷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后,在一位“無限極指導老師樊樂”的指導下給孩子每日加大量服用無限極8種產品,大多數盒子上沒有注明少年兒童不宜食用。其打電話給無限極總部,也被明確告知可以給孩子服用,加大量不會有任何副作用。但此后女童被多家醫院診斷為心肌損害、低血糖等病癥。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無限極官網公布的直銷員個人資料查詢顯示,有兩個名為“樊樂”的直銷員,其中直銷員證號碼為“140000000000137144”的樊樂隸屬于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其職業為“自由職業”,加入日期為2018年8月25日;另外一位直銷員證號碼為“130000191312”的樊樂隸屬于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正式職業為“工廠上班”,加入日期為2017年4月25日。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無限極官網提供的聯系方式,試圖聯系上述兩位樊樂所隸屬的分公司,但電話均未接通。

    根據無限極1月17日發布的《情況說明》,2017年7月份至2017年12月份期間,陜西的田女士從公司經銷商樊某處購買了產品。2017年12月份至今,田女士認為樊某在為其服務過程中涉嫌夸大宣傳,推薦過量服用產品,導致其女兒健康受損。

    無限極介紹,2017年12月份以來,陜西分公司一直責成并督促經銷商妥善解決問題。在一年多時間里,相關經銷商與田女士就補償額度進行了多次面談協商,但截至1月16日媒體關注此事之前,雙方未能達成一致。

    “消費者的健康高于一切,必須坦率地承認,我們前期對田女士女兒的關懷不夠,行動遲緩,在此深表歉意并誠懇道歉。”無限極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無限極對外披露的一個細節:在1月16日下午四時許,公司關注到有媒體報道《無限極疑致女童心肌損害》。對于報道中提到三歲女童的健康問題,無限極總部立即成立專項小組,連夜派人從廣州飛往西安,與陜西分公司負責人一起責成并督促經銷商樊某,約見田女士及其委托的第三方。見面期間,樊某和公司代表表明了來意,樊某表示賠禮并鞠躬道歉。溝通從1月17日凌晨開始到5:30,因解決方案有分歧,雙方暫時中止了會話,并繼續保持溝通。

    該《情況說明》稱,1月17日下午,陜西分公司負責人聯系田淑平,表示已經聯系陜西的權威醫院對田女士的女兒進行檢查和治療,但被田淑平拒絕。

    “我們正向陜西省有關部門匯報情況,聯系相關部門對產品進行檢測鑒定,對田女士女兒的身體健康進行全面檢查。”無限極表示。

    產品中無“藥”

    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是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成員,成立于1992年,以“無限極”為核心品牌,是一家從事中草藥健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大型企業, 總部位于中國廣州。公司稱,目前已研發生產出5大系列、6大品牌共143款產品。

    無限極(中國)官網介紹,公司致力于為大眾提供高品質的中草藥健康產品,每年投入上億元用于產品研發與技術提升,與英國劍橋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法國科學院-巴黎狄德羅大學、中國香港科技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國內外多家權威科研機構、知名學府緊密合作,擁有多項自主科研技術及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在復合多糖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但記者了解到,在無限極直銷產品之列,包括保健器材、保健食品、化妝品等,并無通過國家藥品批準文號的藥品。其中保健食品包括無限極牌兒童口服液、無限極牌鈣片等,總計十八種,售價在數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不過,無限極多款產品所具備的功能聲稱經動物實驗證明。例如,無限極牌悅寧膠囊,其在介紹中稱:“本品是以酸棗仁、制遠志、五味子、柏子仁、林蛙油、預膠化淀粉、麥芽糊精、滑石粉、硬脂酸鎂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經動物功能試驗證明,具有改善睡眠的保健功能。”

    此外,無限極元泰片、靈芝皇膠囊等也在介紹中列出“經動物實驗證明”字樣。其中靈芝皇膠囊聲稱,具有免疫調節、延緩衰老和輔助抑制腫瘤的保健作用,適宜體質虛弱者、中老年人和腫瘤患者服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權健事件持續發酵的同時,無限極官網于2019年1月7日發布《業務守則(2018版)》補充規定,其中提出“嚴禁夸大、虛假的宣傳和推銷行為”,公司還列舉了夸大、虛假的宣傳和推銷行為具體包括事項,其中就包括“明示或者暗示產品具有疾病預防、疾病治療功能”、“對產品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功效等信息進行夸大、虛假宣傳”;“超出產品正常使用和功能范疇,虛構產品的適宜情形及功效”;“直接或間接慫恿消費者任意、過量使用產品”等。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一般情況下,一些保健品吃了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但“吃多了、吃過量了會存在增加肝腎代謝負擔,甚至造成肝腎損害的風險”。

    在昨日發給記者的《情況說明》中,無限極也再次強調,長期以來,公司一直將遵循國家的相關法律政策作為立身之本,明令禁止經銷商對公司產品進行夸大或虛假宣傳。

    保健品市場整頓持續

    中國自古有“藥食同源”的傳統,近年來,國人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保健品行業異軍突起。Euromonitor數據顯示,我國保健品行業規模從2002年442億元增長至2017年2376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場。但讓消費者頭疼的是,我國的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夸大宣傳、虛假宣傳、打擦邊球的現象不斷。

    在此之前,一位業內人士曾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保健品的政府監管將接軌國際標準。“藥就是藥,食品就是食品,食品補充劑就是食品補充劑。保健食品功能可能被取消。為了利于監管,三定方案歸口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陷入風波的權健已經被立案調查,而權健事件也引發了監管部門對整個保健品市場的大整治。

    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13個部門決定,自2019年1月8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

    2019年1月13日,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束某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經審查證據材料,告知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并訊問犯罪嫌疑人后,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罪依法作出批準逮捕決定。

    未來,無限極此事會走向何方,本報將持續關注。

    ■本報記者 張 敏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三人目]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