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增高、補鈣、益智 小心兒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2019-08-19 09:24:3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小心兒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9歲的成都男孩浩浩,遇到了這個年齡和性別不該有的尷尬,他的胸部竟然開始發育了。經醫生診斷,孩子是因為吃了過量含有激素的保健品。類似浩浩這樣因為服用保健品帶來身體損傷的例子并不少見。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增高的、補鈣的、益智的……形形色色的兒童保健品被愛子心切的家長們送進孩子的口中。和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購買保健品不同,兒童保健品多是家長主動選擇,虛假宣傳、隨意忽悠讓家長心甘情愿慷慨解囊。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朱華說,因濫用保健品導致兒童身體損傷來求醫的案例并不少見,問診發現,不少家長都是擔心孩子營養不足,或者覺得應該提高免疫力就給孩子服用,有的孩子長期服用某類保健品,有的孩子甚至同時服用多種保健品。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的兒童保健品名目繁多,補充微量元素的、保護腸胃健康的、健腦的、增強免疫力的,價格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一些實體店銷售人員更是極力夸大保健品的功效。“提升免疫力”是萬能話術,不好好吃飯就要補鋅,睡覺不安穩要補鈣,個兒不高也要補鈣,維生素、蛋白粉是必不可少……有家長告訴記者,孩子近視,自己曾購買了一款號稱進口的美國葉黃素兒童護眼保健品,銷售員說“能有效抵抗孩子視力下降,提高眼部免疫力”,“花了幾千元,孩子吃了半年,一點效果也沒有”。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兒童保健品市場規模達425.7億元,其中嬰幼兒保健品規模約178.9億元。

    今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了《假冒偽劣重點領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提出要開展特殊食品監管專項行動,聚焦“一老一小”,加大對保健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的抽檢力度。

    一些基層執法人員表示,實際工作中對于虛假宣傳等“普遍違法”的問題,難以依靠監管做到完全禁絕。公開投放的廣告容易監管,但銷售員推銷時吹噓保健品的醫療功效,很難監管。

    受訪專家表示,監管只能解決部分問題,要避免兒童保健品濫用,還需要家長提高科學素養。天津市兒童醫院營養科醫生楊軍紅表示,合理飲食、正常發育的孩子一般并不需要額外服用保健品。過多攝入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能產生負面作用,有的保健品還含有激素,過量服用會對孩子成長造成損害。“如果確有必要,最好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及營養評估,然后有針對性地調節飲食,科學進行藥物治療及添加營養補充劑。”楊軍紅說。

    文/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翟永冠 董小紅

    [來源:新華網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