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已登記捐獻志愿者6萬余人 完成遺體捐獻1297例

    原標題:截至2024年3月,青島已登記捐獻志愿者6萬余人,完成遺體捐獻1297例

    清明節將至,市民用各種方式寄托哀思的同時,也在思考著生命存在的意義。部分市民選擇登記成為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用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捐獻,為醫學事業的進步和其他患者的康復奉上生命的禮贊。截至2024年3月,青島已登記捐獻志愿者6萬余人,完成遺體捐獻1297例、器官捐獻1309例、角膜捐獻2153例,捐獻登記志愿者數量和捐獻數量均為全省第一、全國前列。因為他們的無私與大愛,4000余名角膜致盲者因此重見光明,近5000名器官衰竭者因此重獲新生。

    捐獻器官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崇尚身體完整、死后入土為安,因此曾經有不少志愿者生前的捐獻意愿遭家屬的反對最終不能實現。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用實際行動向全社會宣告,生命的逝去并非終點,每個人在生命即將謝幕時都可以通過遺體器官角膜捐獻,成為挽救終末期疾病患者生命,帶給角膜病致盲者光明,助力醫學教育、傳承、創新的“大愛英雄”。

    3月28日凌晨,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見證下,醫護人員幫助苗壯完成了器官捐獻手術。年僅47歲的苗壯因腦干出血不幸腦死亡,他的妻兒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遵從他生前的意愿,無償捐獻器官,讓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苗壯是一名普通的企業職工,他生前兢兢業業地工作,盡心盡力地照顧家人,給身邊的每個人都帶去了溫暖。去世后,他捐出的器官將為5名身處絕境的患者帶去光明和希望。

    在捐獻遺體的愛心人士中也不乏醫務工作者的身影。近日,從醫從教60多年的周秉文教授因病去世,享年102歲。周秉文生前任職于青島大學醫學院及青大附院,為骨外科醫學醫療事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周秉文師從我國著名解剖學專家沈福彭教授。沈福彭是青島第一位遺體捐獻者,他的骨骼經過精心處理制成了骨架標本,留在學校“繼續站崗”。周秉文追隨恩師沈福彭再“上崗”,成為學生們的無語良師,默默為醫學后來人“指引光輝”。

    這樣的感人故事在青島不勝枚舉。“隨著宣傳越來越深入人心,遺體器官角膜捐獻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捐獻事業由一群人關注到成為一種社會風尚,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自愿登記成為捐獻志愿者,越來越多的大愛故事在青島涌現。”市紅十字會事業發展部負責人薛梅如是介紹。

    捐獻讓青島這座大愛之城感動全國

    記者了解到,青島市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事業始于上世紀80年代沈福彭、束星北兩位科學家在青島作出奉獻的約定,興于劉樹莊、陳波萍等老一輩志愿者身體力行引領移風易俗,盛于2010年青島市成為全國人體器官捐獻10個試點省市之一。2011年青島市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實現零的突破。2012年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海軍第九七一醫院陸續獲得接受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的資質并開展器官獲取工作,青島市遺體器官角膜捐獻工作走上了快車道。從2016年開始,青島市把每年的3月30日確定為全市紅十字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紀念日。

    多年來,青島紅十字會系統與青島大學醫學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眼科醫院等單位密切配合,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國區域特色的青島捐獻模式,特別是2018年,青島四歲半小女孩九月離世后捐獻救人,讓青島這座蘊含著無私大愛的城市感動全國。

    捐獻登記可以線上線下完成

    3月30日是青島市第九個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日。當天上午,以“生命·禮贊”為主題的青島市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福寧園紅十字奉獻林舉行。下午,青島大學舉行“生命·禮贊”緬懷紀念無語良師暨青島大學醫學部人體形態學之局部解剖啟動儀式。據介紹,今年3月至4月,市紅十字會組織開展大愛捐獻緬懷紀念月活動。市演講與演唱協會成員、社區群眾和大中小學生等積極參與“生命·禮贊”緬懷紀念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誦讀活動,近130個誦讀作品通過網絡特設主題專欄廣泛傳播,點擊量逾十萬人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眼科醫院等醫療機構、各區市紅十字會組織志愿者和紅十字會的基層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大愛捐獻社區宣傳紀念活動,青島充盈著“大愛捐獻無上光榮”的氛圍。

    市紅十字會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傳播“自愿無償、高尚利他”捐獻理念和相關政策的同時,創建并不斷完善“大愛無疆”捐獻者信息平臺,暢通群眾辦理遺體器官角膜捐獻渠道,還在各大醫療機構設置“九月天使愛心崗”,成立“九月天使”人道救助基金,完善對捐獻志愿者及捐獻者親屬的人文關懷,提高捐獻登記接收質量和效率。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有捐獻意愿的市民可以登錄青島市紅十字會官方網站“大愛無疆-捐獻者信息化平臺”或關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在線辦理登記,也可以聯系各區市紅十字會就近現場辦理或郵寄辦理登記。(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文 韓星/圖)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4/01 08:52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