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家庭醫生全人群簽約率達到54.2%,老年人、“三高一慢”等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79%,雖然有如此高的覆蓋率,但部分市民仍缺乏切身感受——
身邊的家庭醫生在哪里
家庭醫生被稱為“健康守門人”,家庭醫生團隊與居民通過簽約建立長期穩定關系,可以著力解決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管理問題。
市衛生健康委最新發布的推進家庭醫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顯示,截至目前,青島市民家庭醫生全人群簽約率達到54.2%,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率達到71%,24.3萬名“三高一慢”患者因家庭醫生而受益。青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的覆蓋率達到79%。
青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走在全國前列。據最新統計,青島目前有8428名家庭醫生,共組建起2484個家庭醫生團隊。但是,仍有部分市民對此缺乏切身感受,甚至表示從沒有享受過家庭醫生服務。近日,記者跟隨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走家串戶,深入調查這種“感知偏差”存在的背后原因。
實際情況:超一半青島人簽約家庭醫生服務
“王醫生,我最近前胸火辣辣地疼,身上還長出一些小疙瘩,麻煩你給看看是咋回事。”9月2日下午,家住市北區西吳路的空巢老人陳女士等來了她的“健康管家”——來自敦化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王峰家庭醫生團隊。76歲的陳女士曾接受過肺癌切除手術和腰椎手術,目前罹患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無力下樓活動。她的兒女生活在數千公里外的城市,無法陪她看病就醫。在社區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后,老人的就醫難題得到初步解決。“護士定期上門為我送藥、測血壓,家庭醫生們每個月都會組團來為我看病,他們對我格外上心。”陳女士說。
陳女士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受益者之一。在市北區敦化路街道,這樣的家庭醫生服務隊伍還有6支,每支隊伍除標配全科醫生、公共衛生醫生、中醫師和護士外,還會根據轄區簽約居民的實際需要,配備口腔醫生、婦幼保健醫生、檢驗師或藥劑師,不同家庭醫生團隊之間相互配合,為已經簽約的11011名居民提供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
青島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城市全面鋪開的同時,也早已深入鄉村,在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承擔著守護村民健康的重任。
“李大爺,你最近的血壓控制得不好,剛才檢查高壓都快到180了,再忘記吃降壓藥,你就得跟我們去住院了。”9月3日上午,在嶗山區北宅街道五龍澗社區,五龍家庭醫生團隊的隊長高正顏一邊用針灸為四肢關節嚴重病變的李先生緩解疼痛,一邊耐心叮囑他要按時服藥。鄉醫孫玉紅則在一旁為老人患精神障礙的兒子注射治療藥劑。
北宅街道80%的面積都是山區,附近沒有大型綜合醫院,北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搭建的家庭醫生服務體系,成為36個農村社區3萬余名常住居民家門口的“醫”靠。“農村社區的面積大但人口分布不集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有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必須依靠最貼近村民的村衛生室來完成。”北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軍介紹,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二級技術指導團隊,負責指導和協助村衛生室的日常診療。
以五龍家庭醫生團隊為例,隊長高正顏帶領全科醫生、公衛醫師、中醫師和護士組建技術指導團隊,協助五龍、華陽、七峪、五龍澗四個社區的4名鄉醫,守護轄區2400余名居民的健康。目前,北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成立31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和7支二級技術指導團隊,2024年簽約服務轄區23856名居民,簽約率達到77.7%。截至目前,該中心已開展家庭醫生入戶巡診2260人次,巡護失能人員492人次,有效緩解了行動不便人群的就醫護理難題。
相似的情景也在青島其他區市上演。在膠州市,膠北街道北關衛生院“青鍛”家庭醫生團隊每周四都會雷打不動地上門,為行動不便的村民們巡診。居民有頭疼腦熱等健康問題可以直接給自己的家庭醫生打電話咨詢。截至目前,膠州市已組建家庭醫生團隊217個,依托醫共體引入優質醫療資源,每個家庭醫生團隊中至少有2名上級??漆t生。
早在2017年,青島就已經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完整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體系。如今,群眾身邊的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無論是公辦還是民營,均有家庭醫生提供簽約服務。據最新統計,青島目前有8428名家庭醫生,共組建起2484個家庭醫生團隊,正為超過青島人口總數一半的居民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認知偏差:普惠式家庭醫生絕非“私人醫生”
青島的家庭醫生服務覆蓋面如此之廣,為何仍然有人對其“無感”?記者探訪發現,一方面是因為簽約方式“由點及面”,讓一些身體比較健康的青壯年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簽約了。比如,社區家庭醫生團隊正在積極推廣以家庭為單位簽約,由前來簽約的老人提供家庭成員的健康信息,為整個家庭的人員建卡立檔,進行全面健康管理,這樣全家人就都簽約了家庭醫生。青島還積極推動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約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鄉村等功能社區,定期上門為“上班族”提供健康教育和義診服務,這就相當于一整個單位的人也都簽約了家庭醫生。
另一方面,近年來青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前期穩步擴面的基礎上,并沒有繼續追求擴大簽約率,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簽約服務內涵和服務水平上。這樣一來,重點人群和非重點人群對家庭醫生的感知截然不同。
目前,青島明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重點人群,并將“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率達到75%,服務‘三高一慢’患者25萬人以上”列入2024年市辦實事。截至目前,青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覆蓋率達到79%。
而一些尚未簽約的青壯年暫時沒有享受到家庭醫生服務,他們對身邊家庭醫生的服務方式、服務范圍、服務內容缺乏了解,對家庭醫生的認知往往參考了國外影視劇里的私人醫生角色,期待的也是醫生24小時上門服務。
“家庭醫生不是私人醫生,也不能簡單理解為‘上門醫生’,上門服務只是家庭醫生眾多服務形式中的一種,只針對行動不便、符合條件且有需求的簽約居民。”王峰曾無數次地向身邊人解釋。即便在國外,私人醫生上門服務也是建立在高額診費基礎上的,普通人仍然要自己前往就醫,甚至要在公立醫院排隊就醫。
我國目前推行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普惠型的,更側重醫療資源的均衡與可及。在青島,家庭醫生的基本簽約服務免費,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特殊人群健康服務等年收費在20元到200元之間。因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設計的初衷不是為了盈利,而是通過簽約建立基層醫生與居民之間相對穩定的關系,從而滿足更多群眾看病就醫和健康管理的普遍需要。
當下,能夠提供這種低價位且便捷服務的只有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農村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但我國基層醫療機構仍然存在全科醫生數量不足、醫療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的現實情況,這決定了家庭醫生服務暫時無法達到“隨叫隨到”這種高水平精細化的理想狀態。
王峰介紹,他所在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目前已簽約2000余名居民,但絕大部分簽約居民需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服務,只有確實行動不便,且家人難以提供就醫協助的10多名居民才由他們定期上門看診,這已經是他們團隊的服務“上限”。“需要上門服務的患者不是集中居住,每次上門看診需要全科醫生、公衛醫生、中醫師、護士拿出至少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1個工作日他們最多看診4人,繼續擴大上門服務的人數會占用家庭醫生團隊坐診和開展公共衛生服務的時間,影響更多簽約群眾享受家庭醫生服務。”王峰說。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農村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是青島集中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場所,很多上班族對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缺乏信任,小病去藥店,大病去醫院,幾乎沒走進過身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劉軍說,近年來新簽約的年輕居民大部分都是陪著老人或孩子走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沉浸式體驗了家庭醫生的服務后才改變了之前的偏頗觀念。
近年來,青島著力夯實“健康守門人”服務網底,家庭醫生團隊的專業技術能力和整體服務水平迅速提升。在市南區,大學本科學歷已經是家庭醫生的標配,新入職的家庭醫生大多是醫學碩士,相當部分家庭醫生還有到三甲醫院規培的經歷。
在基層醫療服務“底子”相對較薄的農村地區,鄉鎮衛生院家庭醫生技術指導團隊的學歷水平和服務能力近年來大幅提高,即便是在最基層的村衛生室,鄉村醫生也不再是“赤腳醫生”,而是一支深受當地村民信賴的醫療隊伍。近年來,青島持續開展鄉村醫生輪訓,鄉村醫生中執業(助理)醫師和鄉村全科助理醫師占比達到55.9%。2024年,青島還新招73名在崗大學生鄉醫進編,招聘人數居全省第一,進一步穩定了家庭醫生隊伍。
“家庭醫生屬于全科醫生,在某類疾病的治療上,我們或許不如上級醫院的??漆t生研究得精深,但我們完全有能力診斷并處理群眾大部分的常見病、多發病,少數患者需要到上級醫院進一步診療時,我們也可以幫助患者判斷應該去哪一科診療,甚至可幫助患者直接向上轉診。”高正顏說,他所在的五龍家庭醫生團隊,不僅可以開展健康評估、病情診治、合理用藥指導等常規服務,還可以為村民做彩超和心電圖。五龍家庭醫生團隊還發揮中醫特長,為簽約居民提供針灸、拔罐、中醫體質辨識、辯證施膳、穴位按摩指導等特色服務,用實力贏得群眾信任。
未來展望:更多創新讓家庭醫生被“看見”
如何提高家庭醫生服務的“可見性”,切實提升群眾對家庭醫生的感受?青島在切實做好服務的同時,亦在“對癥施策”。
近年來,青島積極推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引導三級醫院的專家下沉到家庭醫生團隊,顯著提升了家庭醫生團隊的權威性和吸引力,越來越多的家庭醫生服務因此被“看見”。
9月4日,記者在山東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訪時看到,青大附院內分泌和代謝科副主任醫師馬利丹在此坐診并指導家庭醫生開展相關疾病診療和血糖管理。很多社區居民慕名前來看診。馬利丹診斷患者需要到青大附院進一步治療后,家庭醫生可通過青大附院分級診療管理系統為社區預留的專家號源完成患者的上轉。
三甲醫院專家“下沉”家庭醫生團隊在市南區已成常態。青大附院與市南區合作打造了全省首個實體化運行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已安排27位專家常態化“下沉”市南區所有公辦社區衛生中心。他們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有家庭醫生、市南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專科醫生共同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累計為居民提供高質量家庭醫生服務3200余人次。
為切實賦能農村地區的家庭醫生團隊,2024年,青島開展了“千名醫護進鄉村”、衛生支農等工作,推動“下沉”的三級醫院??漆t師參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目前,青島衛生健康系統已選派1019人下沉基層,組織城市三級醫院和區市級醫院953名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青島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建立名醫基層工作站266家,作為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重要平臺,安排上級醫院專家定期在基層坐診,并通過帶教培訓等方式,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和水平。如今,全市2484個家庭醫生團隊均有上級醫院專(全)科醫生、公共衛生機構工作人員參與技術指導、提供服務。
家庭醫生團隊“知名專家號源直掛”服務也已在全市落地開花。作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牽頭單位的三級、二級醫院,為家庭醫生團隊預留了至少20%的門診號源,并提前2周開放。簽約居民無須費時費力地定鬧鐘網上“搶”專家號,通過家庭醫生即可先人一步,順利預約上三級醫院的大專家看病。
“三高一慢”免費篩查和后期的健康隨訪連續兩年被列入市辦實事內容,作為青島重要的醫療惠民之舉,不僅是家庭醫生團隊服務的重點內容,更成為吸引更多市民重新認識家庭醫生服務的契機。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三大高危因素,近年來讓很多中老年人倍感健康壓力。在家庭醫生團隊所在的三高之家,35歲以上存在相關患病風險的居民不僅可以接受量血壓、測血糖等常規檢查,還可以免費篩查冠心病、腦卒中、腎病綜合征、眼底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周圍血管病變等“三高”并發癥,并接受肺功能檢查。所需費用由市級和區市兩級財政負擔。家庭醫生團隊在上級醫院專家的指導下,根據評估和檢查結果,對“三高一慢”患者和有患病風險的人群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并為查出健康隱患的市民提供轉診服務,幫助他們及時到上級醫院接受治療。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市民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認可度和接受度倍增。
記者采訪中發現,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無感”的很多是“上班族”。他們平時上班,周末還要加班,作息時間與以往家庭醫生的服務時間存在“時差”。為了讓他們也能享受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福利,青島重點強化了家庭醫生團隊延時服務、預約服務等惠民舉措,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開設了“午間門診”和“夜間門診”。
青島還將家庭醫生服務擴展到網上,日常通過微信群、釘釘等形式為“上班族”提供健康咨詢、就醫指導以及互聯網醫療等服務。青島正在建設全市統一的“互聯網+”家庭醫生服務平臺,匯集全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和家庭以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功能社區健康服務數據,由家庭醫生(團隊)綜合分析制定簽約服務個性化管理方案,提供在線簽約、履約、咨詢等服務,讓家庭醫生服務從身邊走到“掌上”。
“數”說青島家庭醫生
據最新統計,青島目前有8428名家庭醫生,共組建起2484個家庭醫生團隊。
截至目前,青島市民家庭醫生全人群簽約率達到54.2%,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率達到71%,24.3萬名“三高一慢”患者因家庭醫生而受益。青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的覆蓋率達到79%。
目前,青島衛生健康系統已選派1019人下沉基層,組織城市三級醫院和區市級醫院953名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
青島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建立名醫基層工作站266家,作為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重要平臺。
家庭醫生團隊“知名專家號源直掛”服務也已在全市落地開花。作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牽頭單位的三級、二級醫院,為家庭醫生團隊預留了至少20%的門診號源,并提前2周開放。(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文/圖)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