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完善罕見病預防三級防控體系 早發現早干預有些不難治

    原標題:讓罕見病防治不再“罕見”

    專家建議完善三級防控體系,實現早發現、早干預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實習生  劉瑩

    罕見病預防三級防控體系

    一級預防:婚前或孕前進行攜帶者篩查

    二級預防:產前篩查結合產前診斷,預防罕見病患兒出生

    三級預防:新生兒篩查,以期對可防可治的罕見疾病提供早期干預,避免發生不可逆的損害,提高患兒的生命質量

    近年來,隨著“瓷娃娃”“蝴蝶寶寶”“月亮孩子”這些代稱在網上流行,成骨不全癥、大皰性表皮松解癥、白化病等罕見病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熟悉。在很多人看來,罕見病意味著診斷難、治療難、花費高,但很少有人知道有些罕見病不僅可治,而且可防。

    2月28日是第18個國際罕見病日,今年的主題為“不止罕見”。近日,青島多家醫院開展疑難罕見病義診活動。“對大部分的罕見病來說,缺少有經驗的醫生和針對性的治療藥物這一現狀短時間內難以徹底改變,而減少罕見病的關鍵在于源頭防控。”青島市疑難罕見病診治中心專家、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神經內科副主任李玲建議,完善罕見病預防三級防控體系,通過婚檢、產檢、新生兒篩查等將關口前移,實現罕見病早發現、早干預。

    早發現、早干預,有些罕見病不難治

    世界衛生組織將患病人數占總人口0.065%到0.1%之間的疾病定義為罕見病。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確認的罕見病超7000種,并以每年250到280種的速度遞增。截至目前,我國已將207個罕見病納入國家罕見病目錄,但臨床上遇到的罕見病遠超這個數量。近年來,青島積極打造全國領先的疑難罕見病精準診療體系。2021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聯合青島6家三甲醫院成立青島市疑難罕見病診治中心。2023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成立疑難罕見病門診,至今已接診526人次,涉及該院9個科室的146個病種。

    “我們在日常診療時發現,部分罕見病其實并不難治,但遺憾的是,很多患者沒能早發現、早診斷,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李玲表示,她最近接診的一名43歲女患者出現嚴重的癲癇持續狀態,在神經內科重癥病房連續搶救了51天。“我們綜合患者的其他癥狀,詳細檢查后發現,導致患者癲癇的并不是常見的腦梗死、腦炎,而是被稱為MELAS綜合征的線粒體腦肌病。”李玲介紹,這是一種因線粒體相關基因突變無法為細胞提供能量導致的罕見遺傳性疾病,如果早發現,可以通過補充多種維生素和輔酶及線粒體保護藥物改善病情。遺憾的是,這名患者20歲就出現了早期癲癇癥狀,但始終沒找到明確的病因,反復癲癇發作已經對她的身體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

    “雖然無法逆轉罕見病對這名患者的傷害,但我們根據該疾病母系遺傳的規律,為患者的子女和母系親屬開展基因篩查,能夠及時發現早期患者和潛在患者,爭取在他們發病前開展對癥治療。”李玲介紹,60%到80%的罕見病與遺傳因素有關,50%的罕見病在出生或兒童期發病,因此,從生命的源頭抓好罕見病的預防,做好婚檢、產檢、新生兒篩查三級預防,可將罕見病的傷害降到最低。

    SMA免費基因篩查守住防控“第一關”

    國際公認的罕見病預防分三級防控體系,一級預防指婚前或孕前進行攜帶者篩查;二級預防指產前篩查結合產前診斷,預防罕見病患兒出生;三級預防是指新生兒篩查,以期對可防可治的罕見疾病提供早期干預,避免發生不可逆的損害,提高患兒的生命質量。近年來,青島積極打造出生缺陷三級預防體系,建立阻斷多數遺傳性罕見病的關鍵前端防線,綜合防控水平走在了全國前列。2018年,青島在全國率先成立了青島市出生缺陷綜合防治中心,建立了覆蓋全市的“孕前—孕期—新生兒”全周期、續貫式的出生缺陷防治模式。出生缺陷三級防治“青島模式”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并在全國推廣。其中,2022年9月啟動的新婚女性免費基因篩查遺傳罕見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癥(SMA)就是青島婦幼健康領域罕見病一級預防的有力措施。

    專家介紹,SMA屬于罕見病里的“常見病”,致病基因攜帶率、發病率、致殘致死率高,也被稱為2歲以下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殺手”。該疾病早期癥狀不明顯,患兒一旦發病無有效根治手段,終生服藥費用高昂,給家庭帶來沉重的心理和經濟負擔,所以在婚前、孕前進行篩查十分必要。夫妻在婚檢時,通過SMA免費篩查可以及時發現是否攜帶SMA基因。如果夫妻雙方均為SMA攜帶者,孕育一名SMA患兒的幾率高達四分之一。即便如此,女方在懷孕前還可以通過產前診斷和科學的輔助生殖兩種方式避免產下SMA患兒。已懷孕的夫妻,可通過胎兒的產前診斷(羊水穿刺)來進行生育選擇,以醫學干預手段及時、有效地預防SMA患兒出生。

    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2022年9月至今,青島已為64297名婚檢女性出具篩查報告,篩出SMA基因攜帶者1133例,攜帶率約1/57,其中1016名配偶接受了攜帶者篩查,篩出同為攜帶者夫妻16對。目前,這16對夫妻中有9對已經懷孕,經過產前診斷,最終確診SMA胎兒2例、攜帶SMA基因胎兒3例,均接受了專業的遺傳咨詢服務和科學的醫療處置措施。

    推廣新生兒基因篩查,惠及更多寶寶

    在罕見病預防三級防控體系中,新生兒篩查是“最后一關”,也是“關鍵一關”。設在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的青島市新生兒篩查中心是青島唯一一家新生兒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疾病檢測與診治機構,可以基于熒光免疫和串聯質譜技術平臺,篩查29項遺傳代謝疾病篩查項目。自1996年成立至今,該中心已完成230余萬例篩查,篩查確診患兒近1600例。對于常規篩查無法覆蓋的罕見病,新生兒篩查中心在2023年年底引進了基于高通量測序技術平臺的新生兒基因篩查項目,可一次篩查包括遺傳代謝、神經肌肉、血液系統、免疫相關等246個基因相關的254種疾病亞型。

    “大多數罕見病是單基因遺傳病,新生兒基因篩查就像是寶寶健康的‘偵察兵’,能夠敏銳地察覺到隱藏在寶寶體內可能會引發疾病的基因,從而在罕見病發病前早診早治,通過終生藥物控制、隨訪管理,一些罕見病患兒可以健康成長,和普通人一樣學習、生活和工作。”青島市新生兒篩查中心主任陳艷萍表示,目前,新生兒基因篩查并不是免費的,一次篩查費用在1200元左右,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每年有1萬余名新生兒,接受基因篩查的僅占十分之一。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以長沙為代表的國內多個城市在罕見病防控方面作出積極探索。據媒體報道,2021年11月,長沙在全國率先啟動覆蓋全市育齡人口的遺傳性罕見病綜合防控健康民生項目,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公眾參與—家系調查—基因檢測—生殖干預”的罕見病防控“長沙模式”。截至2024年11月,該項目共服務長沙育齡夫婦17.1萬余對,避免了600余例罕見病患兒的出生。醫學專家建議,青島可以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筑牢包括健康教育、家系調查、遺傳咨詢、遺傳學檢測、風險評估、生育指導及干預在內的罕見病綜合防治體系,進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2/28 08:22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秦璐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