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舉手式睡姿”感覺很舒適?可能會帶來這些傷害

    原標題:“睡覺把手舉過頭頂”,為什么能一覺到天亮?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嘗試了多種姿勢都沒入睡,偶然把手舉過頭頂,發現非常舒適,直至被手臂的麻痹感喚醒。

    如果這個姿勢讓你感到舒服,就要當心可能是“呼吸模式”出了問題。

    1

    為什么有的人睡覺愛舉起雙手?

    睡覺時不自覺向后舉手,是由于頸肩部軟組織過于緊張,導致入睡困難,把手舉高就能緩解。而肩頸僵硬、緊張很可能是呼吸模式紊亂造成的。

    呼吸與肌肉存在密切聯系,呼氣可放松身體,吸氣則可促進肌肉活動。健康的呼吸模式由橫膈膜(胸腔和腹腔之間的分隔)下沉與上提來實現。

    一般來說,膈肌主導的腹式呼吸更為深入和緩慢,對激活副交感神經(神經系統中的內臟運動神經)有很大幫助,可以放松全身肌肉。

    但持續的壓力、不良姿態引發的關節排列異常等,會導致橫膈膜無法“勝任”工作。呼吸從橫膈膜主導轉變為肩頸及胸部主導,發生呼吸代償。

    胸式呼吸單靠肋骨向上擴張吸氣,由于伴隨聳肩,會引發肩頸、胸部肌肉緊張。

    睡覺時喜歡向后舉手就與肩頸部代償呼吸相關:

    因為頻繁啟動膈肌以外的肩頸肌肉參與呼吸,這部分肌肉就會異?;钴S,直到晚上休息時,肩頸依然因為呼吸的持續而繼續“勞作”。

    此時,便需要借助上抬手臂使更多血液和營養聚集過來,繼續維持肩頸肌肉的代償工作,于是睡覺時就不自覺舉手了。

    2

    長期保持“舉手式睡姿”會帶來這些傷害

    抬起手睡覺雖然短期感覺很舒服,但長期保持這種睡姿可能會給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 影響上肢血液循環

    長期的不良姿勢會造成上肢血液循環不暢、麻木,久則造成末梢神經缺血缺氧,引發末梢神經炎等疾病。

    ■ 誘發肩周炎

    將手舉起時,肩膀裸露在外受涼,且肩關節周圍肌肉的負荷較大,會壓迫肩峰下間隙,極易誘發肩周炎。

    ■引發反流性食管炎

    高抬雙臂時,由于肌肉的牽拉,造成橫膈膜移位,會使腹壓增高。睡前進食過飽者、老年人及晚期妊娠者更為明顯,長此以往,可能形成反流性食管炎。

    ■影響心肺健康

    膈肌、胸廓等無法自然收縮,呼吸也會受影響,可引發胸悶,讓人感覺睡覺不解乏。如果時常覺得胸悶氣短,需舉起雙手、打開胸腔才能緩解,需警惕心肺問題。

    3

    這樣改善睡眠姿勢

    如果經常有把手舉過頭頂睡覺的行為,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檢查和調整呼吸模式,從而改善睡姿。

    ■對鏡自查呼吸

    對著鏡子坐下,用鼻腔吸氣和呼氣,觀察呼吸過程中肩頸是否存在明顯起伏,如果有,就說明需要進行呼吸調整練習了。

    ■呼吸調整練習

    可選擇躺在瑜伽墊或床上進行。取仰臥位,用枕頭適當墊高雙腿,使腰部更舒服、身體更放松。

    雙手手掌放在肚臍位置,鼻吸鼻呼,吸氣時將氣體更多引入胸腔下部和腹腔,能感覺擴張的腹腔將雙手向上頂出;然后呼氣放松,此時腹部回落。每組練習5—8次,每次練習3組以上。

    推薦睡姿

    不同睡姿各有優缺點,可根據自身情況“對號入座”,選擇適合自己的睡覺姿勢。

    ●仰臥有助于緩解腰背痛、減輕臟腑器官和胸部壓迫,缺點是舌根由于重力會壓住咽部,可能引起打鼾,甚至睡眠呼吸暫停。

    ●右側臥有助于平穩心跳、保護大腦。

    ●左側臥可減少胃腸壓力,適宜懷孕中后期的女性。不過長期側臥入睡易造成臉部不對稱。

    ●俯臥會壓迫胸部、增加關節壓力、影響呼吸等,是不建議采取的一種睡姿。

    患有不同疾病的人群也有“保護性睡姿”,有助于緩解不適癥狀、促進身體康復。

    ●冠心病患者建議選擇右側臥位,頭側比腳側高10—15度為宜,可減少下腔靜脈回流的血液量,利于心臟休息。

    ●腦血栓患者建議仰臥位,枕頭最好高5厘米,不宜過高或過低,以保證頸動脈不受壓迫,使腦部供血充足。

    ●心衰患者建議半躺半坐,既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環,減少肺部淤血,還可增加氧氣吸入量,有利于緩解心悸、胸悶、氣喘等癥狀。

    ●腰背痛人群建議側臥位,側睡時把U型全身枕夾在膝蓋間,支撐身體重量,幫助手臂擺放得更舒適。

    ●靜脈曲張人群應將腳部墊高,在水平位置上超過心臟的高度,有助于促進血液回流心臟,避免下肢靜脈充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秦璐]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2/28 08:50
    · 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責編 ·
    秦璐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