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山東多家醫院已開設體重門診 跟自己減肥有啥不一樣?

    原標題:山東多家醫院已開設體重門診!記者探訪揭秘:跟自己減肥有啥不一樣?

    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引導醫療衛生機構設立體重門診,為受體重問題困擾的居民提供良好的專業咨詢環境和平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采訪發現,山東多家醫院已經開設有體重管理的相關門診,這些門診不僅包括內分泌科、減重與代謝外科、營養科,還整合了中醫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心理科等多個科室,為肥胖癥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減肥需求增加,“體重醫生”紛紛上線

    天氣回暖、夏天臨近,又到一年減肥熱季。

    在節食、運動與反彈中的怪圈中反反復復,體重秤上的數字卻越來越高,23歲的小張(化姓)終于放棄了掙扎,走進醫院找醫生求助。

    身高165cm,體重98kg,小張的BMI(體重指數)指數達到35.26。從醫學角度,她是一名肥胖癥患者。

    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所所長、慢病領域首席專家郭曉雷介紹,超重肥胖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國內外研究中主要使用BMI診斷超重和肥胖。BMI的計算公式為體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²),目前,我國建議采用24.0kg/m²≤BMI<28.0kg/m²診斷成人超重,BMI≥28.0kg/m²診斷成人肥胖。

    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肥胖率達16.4%。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監測數據顯示,2007年—2023年,山東省18歲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及BMI均值均呈上升趨勢。其中,超重率由31%升至39.2%;肥胖率由13.7%升至25.2%;BMI均值由24.1kg/m²升至25.6kg/m²。

    “伴隨肥胖人群的增加,到醫院就診的肥胖癥患者也越來越多。”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馮麗介紹,醫院體重營養干預門診于2022年4月開診,由內分泌專家協同臨床營養師聯合出診,通過嚴格的醫學檢測和評估、規范的醫學營養減重治療路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科學合理管理體重,近三年已經完成400余例患者的體重管理。

    同樣在省立醫院,減重與代謝疾病特色門診整合了內分泌科、胃腸外科、睡眠醫學中心、麻醉科、心理科、康復科等多學科專家,組成多學科協作組,發揮各自學科特長,為肥胖和代謝疾病患者提供一體化治療方案。

    多學科協作,門診一站式解決減重難題

    2024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部門聯合發布《“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提出要整合專業資源、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設置體重管理門診或肥胖癥防治中心。

    記者通過采訪和查詢發現,山東已經有多家醫院開設了體重管理的相關門診,比如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學減重多學科門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肥胖癥門診和肥胖脂代謝專病門診、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肥胖代謝性疾病MDT門診、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肥胖與代謝綜合征門診、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山東省消化病醫院)肥胖代謝病門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第二臨床學院)體重管理門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東院區醫學代謝減重中心等。

    梳理這些體重管理相關門診,“多學科”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詞。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田輝表示,肥胖的本質是身體的能量代謝平衡失調,是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病情涉及臟器多、合并癥多,其復雜性遠遠超越了單一學科的范疇,因此,需要貫穿全流程的多學科管理。

    “我們中心匯聚了內、外科等多個專業的專家。接診之后,首診醫生會評估患者情況,然后選擇應該用哪一種方式干預,然后給予相應的治療。”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東院區內分泌與代謝病科主治醫師羅玉琪介紹,該中心由內分泌與代謝病科、胃腸外科、中醫、醫學營養、運動醫學、呼吸睡眠和心理等多學科參與,單純減重的病號平均每天可達15-20人,多的時候可達30人左右,門診量與上海較大的某醫院減重中心齊平。

    13天減重60斤,瘦下來也要堅持體重管理

    相較于自己減肥、前往社會機構減肥,通過醫療機構和醫學手段進行專業、系統的減重治療,到底會帶來哪些不一樣?

    從160kg到130kg,對于小李(化名)來說,只隔了一次住院的時間。

    肥胖不僅僅是一種疾病,這話小李頗有體會。就診前,他已經因為肥胖出現了呼吸睡眠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等并發癥,且有嗜睡、下肢水腫、記憶力減退等癥狀。躺不下、睡不好,心臟彩超提示全心擴大、肺動脈高壓(中度)。

    面對肥胖帶來的危重病情,山一大一附院多學科專家會診后,將其轉入了ICU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改善其心肺功能,創造手術條件。

    “當時,若不積極手術,患者的身體狀態會進一步惡化。”山一大一附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仲明惟介紹,減重代謝手術是一種通過改變消化道容積或路徑來達到減重和調節內分泌目的手術,目前最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和腹腔鏡胃旁路手術,近年來幫助越來越多的患者走出了肥胖困境。

    從ICU到手術室,再到ICU、去普通病房,術后13天,小李順利出院,出院時體重130kg,成功減重30kg。

    醫學助力科學減重,小李的故事并不是唯一。在手術干預、藥物療法等多種治療手段不斷涌現的同時,傳統中醫藥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理論體系,為肥胖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

    小趙(化姓)是山東省中醫院肥胖代謝性疾病MDT門診的一名患者,也是一名在校大學生。為了控制體重,他嘗試過各種辦法,自律、節食、高強度的運動,但結果總是讓人失望,體重總是在短暫下降后迅速反彈。同時,肥胖還帶來了許多健康問題,如偏頭痛、失眠等。

    “每當看到鏡子中的自己,我都感到無比沮喪……”本應該是青春洋溢的美好年華,卻被肥胖壓迫得陷入絕望。無奈之下,他來到省中醫就診。

    沒想到,驚喜降臨。經過系統的中藥治療及生活指導,他的體重很快得到了控制,身體狀況也得到了顯著改善。在剛開始用藥的10天就減重10斤,服藥一個月體重下降20斤,伴隨的失眠、偏頭痛等不適問題也隨之消失了。

    “現在大部分人在自行探索減肥,或者說在一些康復機構嘗試減肥,這本身就是不對的。既然肥胖癥有正式疾病編碼,它本身就是一種代謝性的疾病,最好還是要去醫院找專科醫生就醫,我們會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治療方案。”仲明惟說。

    當然,對于肥胖這樣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在選對方法的同時,還要警惕反彈風險。

    仲明惟提醒,體重管理應該遵循及時、長期和個性化的原則。減重后的成功不僅僅依賴于減重本身,更在于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膳食結構、堅持規律運動、良好的睡眠質量以及保持積極的心態,都是防止體重反彈的重要因素。(記者 秦聰聰 焦守廣)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秦璐]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11 10:07
    · 來源 ·
    齊魯晚報
    · 責編 ·
    秦璐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