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完成人工耳蝸集采落地首例手術 患者自費只需2萬多元

    原標題:減負超九成 小夫妻同獲新“聲”

    人工耳蝸作為重度、極重度聽力障礙患者重獲聽力的關鍵所在,其價格與普及程度一直備受關注。隨著人工耳蝸集采政策落地生根,為無數患者開啟了有聲世界的大門。3月11日,人工耳蝸集采落地青島首例手術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順利完成,一對日照小夫妻重回“有聲世界”,他們也成為青島市首批享受集采紅利的患者。

    “今天我們做了人工耳蝸集采結果落地后的首臺人工耳蝸植入術,患者蕭蕭(化名)來自日照市,今年剛剛30歲,長期依賴助聽器,但無法正常交流。第二臺手術的對象則是蕭蕭的妻子琳琳(化名)。他們之前一直無力承擔人工耳蝸的高昂費用,如今通過手術重獲新‘聲’。”3月11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副主任兼耳科主任宋忠義接受青島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去年12月19日,第五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在天津開標,人工耳蝸類耗材5家企業中選,除臨床常用產品外,能支持3.0T核磁共振檢查的新一代人工耳蝸植入體首次進入中選范圍。記者從青島市醫保局了解到,今年3月3日,40款國家集采人工耳蝸類中選醫用耗材落地青島,單套產品價格從平均20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降幅約達75%。

    記者了解到,人工耳蝸產品分為國產和進口,價格從10多萬元到30多萬元不等。以此次集采中價格最高的美國領先仿生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人工耳蝸為例,集采前,這款產品價格約為29萬元,加上手術治療費,總費用為31.4萬元;集采后,這款產品價格為4.8萬元,加上手術治療費,總費用降至6.4萬元,再加上醫保報銷,患者個人僅需負擔2萬元左右,聽障家庭減負超90%。

    人工耳蝸集采后的首臺植入手術得到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的高度重視。在醫院領導及相關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該臺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順利完成,各項監測指標良好,成功幫助蕭蕭和琳琳重返有聲世界。宋忠義透露,目前醫院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預約排期已有幾十臺,很多都是等著集采落地的“老”患者,“自從人工耳蝸集采結果公布,患者就診量和咨詢量激增。我們作為臨床醫生,真的特別為患者高興。”

    據宋忠義介紹,人工耳蝸主要適用于兩類人群:第一類是嬰幼兒先天性重度耳聾患者,若助聽器無效,需在語言發育黃金期(3歲前)盡早植入,避免成為聾啞人;第二類是成人及老年耳聾患者,如藥物性耳聾、老年性耳聾、中耳炎繼發耳聾等,術后聽力可恢復至正常水平的70%—80%,實現日常無障礙交流。

    新聞延伸

    集采助力 聽見愛的聲音

    “早上8點多開始做手術,9點半就結束了。醫生說手術做得特別順利。原本做這臺手術需要近30萬元的費用,現在人工耳蝸集采降價再加上醫保報銷,我們只要自費2萬多元,家庭負擔大大減輕了。”3月11日上午,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蕭蕭從麻醉中蘇醒過來,他沖著記者豎起了大拇指。這一刻,他和家人等待已久。

    夫妻雙雙植入人工耳蝸

    蕭蕭今年30歲,來自日照市嵐山區,他和妻子琳琳都是聽障患者。“蕭蕭是1994年出生的,那時候檢查還不像現在這么完備。隨著孩子長大,我和妻子發現他對聲音沒有反應,帶他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孩子有聽力障礙。”談起兒子,蕭蕭爸爸一臉擔憂。好在蕭蕭很聰慧也很努力,一直在普通學校上學,直到上初中時無法跟上課程,才中止學業。在那之后,父母為他驗配了助聽器,起初效果不錯,可隨著聽力持續下降,助聽器也漸漸失去效用。蕭蕭仿佛被隔絕在無聲世界中,內心焦慮沉重。

    2021年,在青島打拼的蕭蕭認識了琳琳,兩人墜入愛河并步入婚姻。考慮到下一代,蕭蕭爸爸帶著一家人去濟南的基因檢測機構做了相關檢查,好在結果讓一家人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他們的基因不會導致下一代先天性耳聾。2023年,蕭蕭夫妻迎來了自己的女兒,但兩人無法與女兒對話交流,聽女兒喊一句“爸爸媽媽”成了夫妻倆最大的遺憾。那時,幾十萬元的人工耳蝸價格對于他們而言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自去年傳出人工耳蝸將被納入國家集采的消息后,一家人便密切關注著事情的進展。如今,人工耳蝸集采落地,單套(包含植入體和處理器)從平均20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讓夫妻倆看到了希望。上周,人工耳蝸集采在青島正式落地,蕭蕭和妻子立刻前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辦理了住院手續,也讓這個小家庭重燃了希望??紤]到夫妻倆還年輕,家人特地為他們選擇了一款澳大利亞進口人工耳蝸。這款人工耳蝸集采前價格高達28萬元,集采后降至4萬多元。

    3月11日8點24分,蕭蕭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正式開始。術中,醫生在蕭蕭耳后切開一個小切口,將人工耳蝸植入皮膚下,把電極插入耳蝸內,再縫合切口。神經遙測顯示聽神經反應正常。緊隨蕭蕭之后,他的妻子琳琳也接受了植入手術。“蕭蕭的手術非常順利,預計5天左右就可以出院。”宋忠義說,“現在我們最期待的就是一個月后的開機現場了。”記者了解到,人工耳蝸一般在術后一個月開機,到時夫妻倆的聽力將會明顯改善。

    無數聽障患者迎來希望

    這一天,不僅是這對日照小夫妻重獲新“聲”的日子,也是無數聽障患者迎來希望的日子。

    “人工耳蝸是重度聽障患者回歸有聲世界的‘希望之門’,但長期以來,高昂的價格讓許多家庭望而卻步。”宋忠義介紹,此次國家將人工耳蝸納入集采目錄,通過“以量換價”,中選產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75%,讓原本動輒數十萬元的醫療耗材更加親民,患者及其家庭負擔大大減輕。

    記者獲悉,此次集采除臨床常用產品外,還有更加“高科技”的產品中選,以滿足患者不同需求。其中既有能支持高場強3.0T核磁共振檢查的新一代人工耳蝸植入體,也有佩戴更便利的一體式言語處理器(外機)。為配合人工耳蝸集采政策落地實施,國家醫保局近日印發的《耳鼻喉科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中,設立了“人工耳蝸適配”“人工耳蝸植入”“人工耳蝸取出”等項目,提供明確的收費依據。

    “人工耳蝸植入是幫助重度和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恢復聽力最有效的方法。”宋忠義介紹,雙側聽力恢復后,患者對于噪音環境下的語言識別、聽聲辨位等會更有優勢。有需求的患者應盡早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也希望全社會增加對聽障群體的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與包容。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人工耳蝸植入治療老年性耳聾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有調查顯示,過去因人工耳蝸價格較高,選擇植入人工耳蝸的老年聽障患者不足2%。新政策實施后,老年聽障患者實現聽覺重塑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了。”宋忠義說。

    從多地對兒童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進行資助,到多省份將人工耳蝸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再到如今人工耳蝸集采中選產品陸續落地……我國在保障聽障人士福祉的道路上不斷邁出堅實步伐。“人工耳蝸納入集采,意味著人工耳蝸普及化的開始。”宋忠義表示,從長遠看,這一政策能使更多學齡聽障兒童接受正常教育,幫助更多適齡聽障青年突破職業壁壘,讓更多老年聽障群體延續社會參與價值。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徐小欽 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欒丕煒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12 07:22
    · 來源 ·
    青島早報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