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3·15”晚會點名曝光!選購一次性內褲要看清這幾點

    原標題:“3·15”晚會點名曝光!選購一次性內褲要看清這幾點

    很多人外出時為了方便都會購買一次性內褲,但前幾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曝光的一次性內褲不殺菌等衛生問題引發消費者的擔憂。

    那么,一次性內褲到底是如何生產的?有哪些衛生標準?消費者該如何選購?

    認準這兩個國標!

    衛生標準+安全技術規范

    衛生標準

    認準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這個標準對細菌、大腸桿菌、真菌等各方面都做出嚴格要求,可以看出消毒要求是否達標。

    安全技術類別

    認準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嬰幼兒紡織產品應符合A類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要求。

    一次性內褲作為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應符合A類或者B類要求。

    △圖片來源: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S〕

    產品標準

    目前,國標沒有一次性內褲的產品專門標準,企業標準大部分沿用GB/T8878-2023《針織內衣》的標準,就是常見的內衣、內褲標準。

    好的一次性內褲,包裝上一定會同時標注“衛生標準”和“安全技術類別”。很多“三無”產品是沒有這兩個標準的,有些產品可能只標注了一個,此類產品不要選購。

    要嚴格消毒滅菌

    一次性產品通常都不洗滌直接穿著,尤其一次性內褲作為直接接觸私處的產品,一定要選擇經過“滅菌工藝”的產品。目前,針對一次性內褲的殺菌工藝主要有兩種:

    環氧乙烷滅菌

    大部分的一次性內褲采用環氧乙烷滅菌(EO滅菌)。環氧乙烷是一種廣譜滅菌劑,能夠在常溫下殺滅各種微生物,“醫用一次性口罩”就采用這種技術。缺點是“環氧乙烷”有異味,如果廠家散味不完全就會殘留在面料上。

    高能電子束滅菌

    采用射線殺滅產品包裝中殘留的微生物,優點是滅菌徹底、操作安全、無殘留。這個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食品滅菌中,因為沒有額外的化學滅菌劑引入,所以也沒有異味殘留。

    本次總臺“3·15”晚會曝光的一次性內褲,雖然標注了殺菌工藝,但事實上并沒有使用,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的確難以分辨。

    好的一次性內褲

    通常采用針織工藝

    廉價的一次性內褲通常采用“無紡布”的材質,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它的生產過程和洗臉巾類似,稍微拉扯容易走形,甚至破洞。如果多揉搓幾次,還會有肉眼可見的掉絮。這種主要成分是聚酯纖維(滌綸)與聚丙烯(丙綸),透氣性、吸汗性欠佳,穿著一兩個小時后就會覺得悶熱、不透氣。

    好的一次性內褲,通常采用針織面料,和我們平時穿的內褲面料織造結構相同。由紗線交織在一起的面料可以確保在穿著時不易走形,更好貼合身體。

    其實更適合做一次性內褲的材料,是“再生纖維素纖維/粘膠纖維”。這種材料是把“樹木或者棉籽絨”溶解后再紡絲,讓纖維素纖維的分子結構重新排列,使得吸濕性比棉花本身還能高出50%。

    其次,“再生纖維素纖維”屬于人工制造出來的纖維,所以長度控制更加穩定,普遍都在36~40mm之間,這已經是長絨棉級別纖維長度,所以制作出來的面料也不容易掉毛。但這種材料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洗滌時容易洗破,容易發生縮水問題。但這個缺點對于一次性內褲而言,正好不需要考慮洗滌情況。

    常見問題解答

    一次性內褲過水洗一遍還能穿嗎?

    一次性內褲的面料和縫紉線通常都相對松散疏松,在洗滌后很容易有開線、破損、褶皺等問題,導致洗滌后繼續穿著體驗明顯不好,不推薦洗滌后再穿。

    長期穿一次性內褲可以嗎?

    長期穿是可以的,但這個長期指“每條穿一次且頻繁更換”。不建議一條一次性內褲長時間穿著,細菌容易滋生,且一次性內褲的面料和設計都沒有考慮到長久使用,破損、掉絮、脫線在長時間穿著后很容易發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秦璐]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20 15:28
    · 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責編 ·
    秦璐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