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地鐵開通沿線樓盤趁機漲價 區域地價將分化

    2015-12-18 09:51:29
    責任編輯:亞麥

    從地鐵開建至3號線北段開通,不知不覺已是5年多時間過去了,島城樓市地產格局在這5年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這段時間,不少當初營銷時主打“地鐵牌”的樓盤,早已經交付使用,房價也在不經意間攀升,而地鐵開通的利好,無疑成為“錦上添花”的因素。一個為業界普遍認可的觀點是,交通配套歷來是影響購房者的重要因素,地鐵能夠減少出行經濟、時間成本,地鐵盤無疑更受青睞。但房價能否搭上地鐵軌道便車而攀升,仍是未知數。

    \

    省時 上班出行不再“煩+難”

    5年前,地鐵3號線正式施工的時候,家住李滄區振華苑的王樹理就突然意識到,自己住的房子原來是不折不扣的“地鐵房”。與所有為交通出行煩惱的市民一樣,他開始盼望著地鐵能盡快開通。

    王樹理住在振華苑小區,卻在位于市南區香港中路的開源熱力上班。熟悉這段路程的人都知道,這些年上下班路上的辛苦,絕非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每天早上,如果他6點30分出門,到達單位需要40分鐘;但如果7點才出門,同樣的一段路,至少要一個半小時才能趕到單位。而地鐵開通后,這段路程僅需要20分鐘的時間。

    家住湛山附近的劉培鎧老人今年64歲,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逛。“最常去的就是西鎮、臺東這些地方,地鐵全線開通以后,我就可以常到滄口、李村這些商圈看看了。”劉培鎧說。

    “一般情況下,一個房地產項目的價值會隨著與市中心的距離越來越遠而價值遞減,這就是所謂的空間對房價產生的影響。”文杰地產總經理盧文杰說,出行時間和經濟成本的降低,讓地鐵沿線的樓盤,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都散發出新的吸引力。

    來自青島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以二手房為例,月內的成交量穩步增加,而李滄區網簽量同比漲了三成。對此,業內人士預測,地鐵開通后,最先受益的必是李滄區。

    借力 沿線樓盤趁機漲身價

    隨著地鐵3號線北段的開通,房企們開始借勢展開新一輪的地鐵營銷。16日,在市北區新都心的一家新樓盤營銷中心內,擺放的樓盤宣傳冊上,地鐵3號線的規劃圖赫然在目;而遠在地鐵3號線北端的越秀星匯藍灣項目,也早早打出了“購房再贈送限量地鐵乘車卡”的營銷噱頭。“10月中旬,我們項目就開始組織了全城認籌,目前認籌量已經超出房源的總量,價格方面,我們的價格肯定會高于周邊項目,因為項目緊靠地鐵口。”項目銷售部的李經理說。

    新盤營銷經理們的漲價底氣,其實有三年來新都心項目的價格變化作為支撐。2012年8月份,萬科城項目的均價在11800元/平方米左右;3年以后,目前雙山地鐵站周邊的項目,包括和達中心城、保利葉公館等項目在內,均價在14000元/平方米左右,價格攀升顯而易見。

    熟悉青島地產版圖的人,應該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條價格漲勢曲線,這條曲線甚至蔓延到了青島北站區域。在地鐵沿線,已形成了兩大新興居住區,市北區的新都心片區內已經盤踞萬科、和達、海爾、青建等一系列大型房企;李村周邊則吸引了中海、海信、海爾等實力地產商進駐。因為地鐵的緣故,幾年來,買房者對開盤熱銷的場景并不陌生。

    “因為地鐵的開通,困擾城市居民很久的‘南工北宿’問題得到緩解。”樓市分析人士張百忍說,剛剛開通的地鐵在填補地下交通空白的同時,必然會給青島的房地產市場帶來意料之外的發展空間。

    趨向 城市地價走勢將生變

    “城市空間結構的變化,主要來自城市規劃推動,如果城市確定地鐵為交通導向型的開發模式,就會在地鐵沿線規劃更多的居住區、商業和辦公樓,地鐵從而會使得城市的地價分布發生變化。”樓市分析人士張百忍說,地鐵勢必會帶來整個城市空間地價的變化,有些區域的地價升得快,有些地區地價升得慢。

    以青島為例,青島市土地調查辦公室提供的材料顯示,影響島城基準地價的因素,包括道路、醫院、學校、幼兒園、農貿市場、超市等生活教育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情況成為土地基準地價高低的一個重要參照。就在本月16日,武漢舉行的一場土地拍賣會上,位于沌口太子湖邊的一宗土地,吸引了龍湖等7家房企競拍,樓面地價6991.47元/平方米,溢價75%成交。而在今年11月,武漢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沌口新建住宅的平均成交單價為7610元。

    為何新拍地塊能拍出如此高的價位?武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即將通車的武漢地鐵3號線,無疑對沌口區域房價上漲有較大刺激作用,而上述地塊正好位于3號線和未來6號線的換乘節點。

    觀點 軌道是樓市紐帶難言救命稻草

    地鐵讓距離不再是問題。置業者也早早就開始重視地鐵對房價的影響因素。但這一心理波動,與當年的膠州灣隧道、膠州灣大橋開通前后,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

    “在地鐵進入開發商的營銷視野之前,這兩個重大的交通配套設施,都曾一度進入開發商的營銷方案中,受此影響,西海岸的樓市成為整個島城樓市的重要一極。”青島市工商聯房地產行業聯盟秘書長龍江說。

    一個為業內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地鐵會對沿線樓市價格產生直接影響。距離地鐵站點步行5分鐘內的房子,稱為“正地鐵房”;10分鐘內,稱為“準地鐵房”;15分鐘內,則稱為“近地鐵房”。距離不同,房價、升值空間也不一樣。

    “以北上廣等已經開通地鐵的城市為例,一般地鐵站臺周邊樓盤價格增幅,每年約在10%左右。”樓市分析人士張百忍說,但這一影響主要體現在地鐵規劃和建設初期,地鐵建成后,漲幅會迅速回落,升值也會放緩。但通常來看,距離地鐵越近,受地鐵影響會越大,價格也就越高。

    在眾多聚光燈對準地鐵物業價格上漲時,不乏稍顯理性的業內人士。地鐵固然意味著交通的飛躍,但能否給沿線樓市帶來必定的增值,尚難下結論。

    但熟悉房地產市場規律的人清楚:軌道交通是地產經濟與地產商業的紐帶,但房產的升值,不能單靠地鐵來拉動。“從宏觀上看,房地產市場的走勢,與市場、經濟、產業結構等因素息息相關;微觀上來看,更要看重樓盤自身的品質、內部配套和環境等諸多因素。”地產經理人龍江說,軌道剛開通就“放言漲價”的樓盤,把軌道交通當成“救命稻草”,前途難卜。

    記者 王愛科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