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濟南市召開全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記者從會議中了解到,未來濟南將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清理空閑土地、細化補償標準,作為一座擁有眾多山體資源的城市,在此次會議上,濟南還提出將“護山”與“保泉”擺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作為沿海經濟大省省會和副省級城市,濟南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中心城區規模是410平方公里,目前實際建成區面積已經接近390平方公里。根據《山東省城鎮體系規劃(2011—2030年)(草案)》,到2030年濟南城區人口將達到500萬以上,進入特大城市序列。按照“人地掛鉤”的要求和國家規定人均用地100平方米的標準,中心城區規模需要擴展到500平方公里以上。這也意味著,未來中心城區規模還要在現有面積上擴大三成左右。
被眾多山體環抱著的濟南有著獨特的韻味,同時南部山區還是濟南泉水的重要涵養地。談到山體保護時,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表示,要把“護山”與“保泉”擺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劃定山體保護紅線,落實責任、嚴格保護,讓廣大泉城市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此外,記者了解到,今年濟南市計劃供地3萬畝,土地將重點向市級重點建設項目以及實體經濟項目、民生項目以及戰略新興產業項目傾斜。今年全市安排了150個市級重點項目,其中新開工項目76個,年計劃投資309億元,中國航天科技園、麥德龍商場、國際汽配城以及軌道交通、二環路延長線等一批重大項目,用地規模大、時間緊,相關部門要加快建設用地報批和征收拆遷工作,堅決不能因為土地問題影響項目進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要進一步向三縣一市傾斜,提升承載能力,推動集聚發展。招商引資項目要繼續實行用地指標競爭性分配制度,好項目、大項目要應保盡保,層次低效益差、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一律禁止供地。
據國土資源部門介紹,濟南市還將修訂《濟南市國有土地收購儲備辦法》及配套指導意見,完善補償方式,細化補償標準,維護好各方利益。認真執行土地儲備資金管控規定,加強對全市土地儲備機構業務和資金的管理服務。另外,還將開展空閑土地核查工作,確保3月中旬上報成果。
(齊魯壹點記者 劉雅菲)
[編輯:亞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