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藍色硅谷了解到,青島藍色硅谷的地標性建筑——藍色中心一期昨天開盤,同時,二期項目主體同步完工,將轉入內部裝修,據介紹,這是世界目前最早同時按中國綠色三星建筑、美國LEED及德國DENA三個最高生態認證標識打造的濱海生態商務綜合體,也是青島首座按照綠色三星標準打造的濱海商務綜合體。藍色中心一期項目年底前便可投入使用。
硅谷核心區“大門”現雛形
昨天記者在濱海大道上看到,藍色中心一期已經出現了效果圖上的模樣,“雙子樓”南北對稱,以滑梯狀向濱海大道延伸,就像兩個伸開的臂膀,濱海大道對面,一座綜合建筑體同樣伸出了“雙手”,似對“雙子樓”的回應,這是藍色中心的二期項目。在藍色硅谷核心區,這座以濱海大道相隔相互呼應造型奇特的建筑特別引人注意,宛若藍色硅谷核心區的“大門”,靜待敞開。
三年前,為適應青島藍色硅谷的快速發展,藍色硅谷管理委員會確定建設“藍色硅谷創業中心”項目,即“藍色中心”。其主要功能為藍色硅谷學術交流中心、科研機構、企業技術研發智能化辦公服務中心、金融服務會展中心。據介紹,該項目的建設將成為藍色硅谷服務招商的引資平臺,堪稱藍色硅谷中的“硅谷”。
生態綜合體成“城市會客廳”
記者了解到,藍色中心是青島藍色硅谷依托鰲山灣打造的國家級地標建筑,是青島藍色硅谷一線稀有海景綜合體項目,項目采用的十大科技技術屢獲殊榮,中國住建部的 “三星綠色建筑”認證,美國建筑委員頒發的“LEED金獎”認證,德國“DENA國際節能標準認證”等一系列國際頭銜環繞,在國際建筑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目前藍色中心一期項目正在做內部裝修和進一步完善,二期項目主體已完工,待交付使用后,這里將成為藍色硅谷的一個商業中心。
該建筑位于青島藍谷CBD中央,東至216畝濱海主題公園俯瞰鰲山灣,南鄰山東大學青島校區,西至硅谷大道、輕軌站,北靠港中旅溴鹽溫泉,依山面海,已完全融入青島半小時生活圈。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隨著藍谷的建設發展有著天然優勢。
打造“三星綠色建筑”
藍色中心的建設秉承“建設綠色建筑,打造科技地產”的發展理念,致力節能減排,創造綠色未來,運用全體系外遮陽、地源熱泵系統、水蓄能系統等綠色科技,按照綠色建筑三星標準打造青島首座綠色三星標準商務綜合體。
記者了解到,青島藍色中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藍色中心,位于濱海大道以西,為商住兩用,二期建設會展中心及酒店會議配套項目,在濱海大道以東,預計投資10億元。項目一期主要由藍色中心南樓、北樓、商業樓、連廊、辦事大廳、地下部分等組成。藍色中心的南北主樓基本對稱,長約121.8米,寬約30.2米,高99.4米,由東向西層層退臺,每層均有一個可以觀賞眺望海景的露臺,標準層除必要的電梯、衛生間、設備機房外,還配置有會議室等功能區,辦公室最大進深8.7米,便于靈活分割布置。 南樓地上23層,其中1層2層為金融服務機構,13層至23層為大型企業辦公樓層。北樓地上24層,其中1層、2層為金融服務機構,3層規劃為餐飲或其他配套,4至24層為標準辦公和SOHO辦公樓層。二期項目主要用于五星級酒店、會議中心、展覽規劃館和商業用房。兩期樓體將通過飛躍濱海大道的封閉連廊銜接。
環保大廈用十項節能科技
作為三星標準的“綠色建筑”,藍色中心在節能環保方面走在了國內外的前列,記者了解到,之所以能達到這一高標準,藍色中心在節能環保方面采用了10項高新科技建筑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技術是外遮陽與結構造型完美相結合的技術。藍色中心方案設計的最大亮點是外立面的遮陽系統,除具有強烈視覺震撼效果外,外遮陽系統由帶孔鋁板組成,大孔布置窗洞位置,小孔布置在大孔周圍。夏天時,太陽光向下直射在建筑外墻面上,由于鋁板的遮陽作用,大大減少了太陽光進入室內,降低了室內外溫差。冬天時,太陽光線幾乎平射在建筑外墻面上,穿越鋁板孔洞直接射入室內,提高了室內溫度。
此外,藍色中心在設計和建設時還創造性地采用了組合式中央空調系統技術、綠色電梯節能新技術、綜合利用地下空間及自然通風采光技術、多空間多層次景觀綠化技術等先進技術等,10項節能技術的融入,藍色中心練就了世界第一生態環保大廈的稱號。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楊海濤)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