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青島郵輪母港首航,青島郵輪經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成為繼香港、上海、天津、廈門和三亞之后,全國第6個擁有郵輪母港的城市。轉眼間,一年時間已經過去,以郵輪母港為中心的“后海”藍色經濟新岸線正在初見端倪。
【探訪】
青島郵輪母港開港首年旅客吞吐量創國內最佳
青島郵輪母港客運中心地處青島老城區市北,占地面積35公頃,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從新疆路拐進長安路,海面上一座龐大的白色建筑物便映入眼簾,這個風帆形狀的建筑物便是青島郵輪母港。
據了解,青島郵輪母港客運中心總建筑面積接近6萬㎡。建筑二層的大廳東西長度324米,南北總跨度105米。在全國的同類建筑中是跨度最大的。按照青島市旅游發展規劃,青島郵輪母港國際客運中心年游客吞吐量可達150萬人次。這將使青島港郵輪碼頭的服務配套功能得到全新的嬗變升級。郵輪母港客運中心不僅配建有聯檢大廳,還將打造具有現代旅游、免稅商業、船舶服務、特色娛樂、餐飲購物、星級酒店等功能的商業、旅游綜合體,讓旅客享受一站式的度假體驗。
據統計,自2015年5月開港運營以來,青島郵輪母港平均6天接待一個航次,高峰時段達到7次3船同時靠泊、1次4船同時靠泊,成為國內主要郵輪港開港首年靠泊郵輪最多港口。截止到2015年底,累計接待客運班輪230艘次、旅客吞吐量約7萬人次;接待郵輪35航次,旅客吞吐量32077人次,創造國內郵輪母港開港首年接待游客人數之最。
2016年,渤海郵輪、皇家加勒比游輪、地中海郵輪等3家郵輪公司計劃在青島開設郵輪航線,青島郵輪母港旅客吞吐量繼續保持上升趨勢,預計2016年郵輪母港接待郵輪將達到70航次。
【樓市】
依托郵輪母港打造藍色灣區生態區 住宅均價1.6萬/㎡以上
港口對周邊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早在青島郵輪母港建設之初,其對周邊的影響力就已經開始顯現。據介紹,郵輪母港將直接帶動50公頃范圍內的商業城區發展,間接帶動整個城市的產業升級轉型,長遠使整個郵輪網絡相關的區域受惠。
如今再走入小港,遠遠的就望見了一對造型奇特的“雙子塔”,這就是小港內的地標式建筑——中聯自由港灣。“雙帆式”造型配上亮晶晶的玻璃幕墻,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地標式建筑,屹立在這個即將崛起的世界之窗。無論是居民還是游客均可以在這享受集居住、度假、商務、餐飲、購物和休閑娛樂于一站式服務,共同向母港經濟時代邁進。記者調查了解到,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一個集住宿、餐飲娛樂于一體的酒店,日租房價格在300元/天。
除此之外,依港灣而建的曉港名城住宅項目如今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都已售罄,六期部分住宅熱銷中,戶型區間125—200余平米,均價1.6萬-1.7萬/㎡左右。已經交付的曉港名城社區內,設計新穎的路牌十分有情調。延續了青島老西部的德式風格的風情街,未來將成為青島西部商業復興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商業】
郵輪母港城帶動商業發展 青島國際金貿中心開建
大項目興起,新樓盤入駐讓昔日雜亂的老舊棚戶區變身為今日高樓林立的藍色灣區生態居住區。其中,曉港名城的青島新街里項目規劃定位為商業街區,內設特色餐飲、酒吧等現代服務業態,并設有中心廣場、觀景塔樓等設施,未來將形成旅游、休閑、度假、娛樂、購物、觀光目的地。
當青島郵輪母港國際客運中心在會展、跨境電商、免稅品等業務板塊不斷拓展時,依托青島郵輪母港,一個更大的規劃正從藍圖走向現實,那就是青島郵輪母港國際金貿中心的建設。
根據市規劃局今年1月初發布的消息,我市在充分借鑒深圳前海新區規劃理念和編制模式的基礎上,以青島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為技術平臺,初步劃定了郵輪母港配套服務區空間范圍,共占地約30平方公里,提出了4平方公里郵輪母港片區功能布局總體構思和初步規劃設計要求。
此外,郵輪母港建成后將充分發揮“母港城”對推動經濟發展、增強區域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引領作用。營造寬松的產業發展政策環境,大力吸引國際郵輪公司落戶青島,將使青島成為中國郵輪產業“模式創新的先行區”、“高端服務的前沿區”和“產業升級的示范區”,青島的郵輪母港繁華初現,未來還將在城市整體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大的功能。
【交通】
七大交通脈絡貫通郵輪母港城 青島灣借勢大交通復興
僅僅時隔一年,記者再度走訪青島郵輪母港,國際化十足的客運中心讓整個片區都一改曾經的破舊模樣。除此之外,作為城市主干路橋梁的新冠高架也已經全線通車,連接杭鞍高架路、環灣路、海底隧道等多個城市交通骨架的新冠高架,歷時四年構筑起青島西部交通網絡,青島灣老城區借助規劃與大交通“重生”之機再造城市中心。
此外,借助青島西海岸將適應青島“三城聯動”大都市發展趨勢和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地位需要而構筑的新區對外兩小時輻射圈,灣區一小時通勤圈,新區內部半小時通達圈,郵輪母港城周邊正在形成一套囊括地鐵、城軌、快速路、航運、海底隧道、跨海大橋、火車、公交等多種出行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不僅方便市內交通,更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通達國內主要城市。
地鐵方面,該片區未來將通過 M2及M3號線聯通市區,M1號線接駁西海岸。從青島市地鐵規劃布局可以看出,郵輪母港城區域近地鐵M2館陶路站及M3號線火車站,通過這兩條市內線路可暢快通達市內各區,最遠可至李滄東部和青島火車北站;另外在黃島區地鐵“兩縱一橫”布局中重點規劃的M1號中山路站也位于小港灣區域。據了解,正在規劃中的M1號線,由隧道口沿濱海大道、嘉陵江東路、長江路至靈山衛,全長約21公里。通過這條線路,可以便捷實現市區與西海岸地鐵之間自由換乘。三條地鐵線路,實現郵輪母港城聯通市區,接駁西海岸的地鐵交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