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即墨千畝玫瑰構成花海 帶動玫瑰小鎮經濟發展

    2016-05-09 13:42:35   來源:青島日報

    查看原圖

    即墨千畝玫瑰構成花海 帶動玫瑰小鎮經濟發展
    分享到:
    即墨千畝玫瑰構成花海 帶動玫瑰小鎮經濟發展

    玫瑰花海,聽起來有點兒奢侈,但在即墨靈山鎮西姜戈莊村,這已成了這個村土地上真實的存在、真實的風景。在209國道東側的玫瑰小鎮,千畝多彩的玫瑰花匯成的海,似乎把村莊的天空都襯映出另一番格調。

    據介紹,靈山鎮扼青煙公路及西部青濟鐵路之咽,209省道和王劉公路交相通過,幾年前,209省道旁的西姜戈莊村西邊,迎來了玫瑰小鎮農業生態觀光產業園的落戶,這里的一切發生改變。

    一望無際的玫瑰花、綠色枝葉,如一塊五彩地毯蓋在這片昔日尋常村落的地頭,濃郁的玫瑰花香撲鼻而來,300多種玫瑰花品種,“全世界的玫瑰花品種這里都齊了。”玫瑰小鎮執行總裁張元波介紹,目前園區已引種世界各地300余種玫瑰,建成了食用玫瑰種植區,觀賞和鮮切玫瑰花種植區、玫瑰產品研發加工區等。

    “這里任何一朵玫瑰或一種玫瑰產品,如果測出一克農藥、防腐劑,我送你99畝玫瑰花!”張元波笑著說道,這個項目也在做著一個實驗,即全流程貫徹生態綠色農業開發。一朵小小的玫瑰,他們從花苞、花瓣,花粉、花葉等幾十個環節展開微細化開發,極盡其利用價值,開發了100多個品種原生態花卉健康產品,最后連玫瑰樹枝條也不放過,開發了生態燈、玫瑰花籃……產業鏈條貫穿了日用、日化、家紡、食品等多個環節。

    據介紹,始建于2012年的玫瑰小鎮,2014年5月第一批食用花卉即進入生產期,部分區域開園賞花,進入運營期。

    如果說玫瑰小鎮帶來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美的經濟”,那么旁邊的西姜戈莊村,則得以借力而興、而變,“美的經濟”引領“美的村莊”發展。

    撲鼻的花香不散,我們信步東行,來到幾百米外的西姜戈莊村,只見處處街道平整,桃花怒放,綠樹成蔭,把粉刷一新的黃色農家小屋襯映得很美觀,“很快,這里的路兩邊將全部栽上玫瑰,與玫瑰小鎮融合起來!……”說這話的是村主任劉元鶴,底氣十足,因為這個小村正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村里有條1000多米長的龍元河,正在施工整治,“村民過去長期倒垃圾,把這里倒成了一條窄溝……”他介紹,玫瑰小鎮項目來了以后,村里開始整治這條河,引種荷花,滿塘的田田之荷開得十分驚艷,“驚動”了四鄉八疃,他們又改造河道,種上柳樹,布置奇石,投資了200多萬元。

    各家各戶門前進行亮化、綠化、硬化,建漂亮的花墻,全村現在要實現大路、小巷戶戶通,路路通!“每家門前要有棵名貴樹苗,種什么樹,讓咱老百姓自己來選。”村民宋文君喜滋滋地說,通過征集民意,來打造柿子樹街、桃樹街、郁金香街……

    “村里的路都要拓寬。”劉元鶴介紹,村里已和聯通、移動溝通好了,所有的管線重新敷設。

    “原先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村莊,自明朝永樂年間從云南遷過來后,這里就沒啥大的波瀾”,劉元鶴介紹道,村里800多人,150戶,這個地方是最常見的那種農業村,地多,出去打工的少,在家種地的多。

    而今村莊經濟、村民就業早已今非昔比,“我們村里老人都去幫著摘花了,旺季時六七十人摘不完。”宋文君老漢介紹,玫瑰小鎮雇用了大批當地村民當花工。

    玫瑰小鎮顯現了多元效應。業內人士分析,一是大大提升土地種植價值。種植食用花卉一畝產12000斤玫瑰,每斤收購價10元,對農戶來說每畝收益不菲。二是產品深加工。目前企業研發團隊開發的花卉家紡、日用品、日化、食品系列,大部分為國內專利產品。三是種植與旅游觀光有效結合。一年四季的花海世界,從簇擁的玫瑰花海中步入999米的地下文化長廊,從動人的東方愛情傳說,到情調火辣的西方愛情故事題材,吸引了大批觀光游客。“玫瑰花季從每年‘五一’一直延伸到十月,每天客流不斷”,劉元鶴興奮地說,小長假期間每天有十萬人光顧。

    “玫瑰花產業鏈正在惠及各個年齡段的村民。”劉元鶴介紹,村里一批在家照顧孩子的“寶媽”,現在也精神頭十足,原來,她們紛紛在網上開淘寶店、微店,代銷玫瑰小鎮的系列產品。

    “所有項目均不改變土地使用性質。”這是玫瑰小鎮執行總裁張元波強調的一點,都是采用填溝復墾,立體種植,地下造景等手段進行建設。

    據悉,玫瑰園區一期項目占地1200畝,二期項目擬帶動周邊農戶加盟種植,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種植面積萬畝以上,形成“公司+農戶”的模式。

    “玫瑰”來了,村莊變了,但一切才剛剛開始。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錢卓 通訊員 郭磊 王穩平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