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快遞陽性整車都要銷毀”?警惕詐騙新話術

    原標題:“一件檢出陽性,全車快遞銷毀”?有人被騙10萬元

    (記者 張旭)正值雙十一收快遞高峰期,近期北京和鐵嶺等地快遞包裝檢出新冠陽性,引發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有詐騙分子試圖借此大做文章,招搖撞騙。

    “快遞陽性要銷毀”,被騙10萬

    據深圳公安局龍崗分局警察介紹,近期一位吳先生接到自稱某快遞公司的電話,說他的快遞在運輸過程中被檢出新冠陽性,整車快遞都要銷毀,要對他進行賠付,還跟他核對了快遞單號等有關信息。

    對方讓吳先生掃一個二維碼,填寫了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結果顯示驗證碼超時,對方又讓他下載一個app,進行遠程直播,指引他一步步再操作。吳先生照做之后,發現他的賬戶出現6筆網絡支付,總計超過10萬元。

    警方表示,在上述過程中,吳先生的銀行賬戶密碼驗證碼都泄露給了對方,對方就可以用他的賬號進行支付了。這就是冒充客服的網購類詐騙,但是騙子更新了手段,利用疫情防控這個借口引人入局,隱蔽性很強。

    一件陽性,全車銷毀?

    詐騙電話中提到“快遞檢出陽性,因此整車快遞都要被銷毀”。實際處理中,是否真的會波及一車快遞?

    快遞專家楊達卿告訴記者:“據我了解的情況,部分快遞企業一旦檢出新冠病毒,要求原地封存,涉疫車輛和同批次快件逐票消殺,并同步給當地防疫部門,但不要求包裹銷毀或全車銷毀。”

    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表示,一件快遞陽性銷毀全車快遞,這種可能并不存在。

    “目前快遞在收寄之前都要進行全面消殺,快遞物流公司每一次運轉搬卸還要再次進行消殺。以現在的疫情防控形勢,用戶收到快遞,不要讓外包裝進入家門就可以了。”

    “快遞檢出陽性,快遞公司要跟醫療部門和監管機構三方商定快遞的處理方案。而且我們認為,商品被檢出新冠陽性,處理之前和處理結果都要讓用戶知道,不可能說通知一下就銷毀處理。”

    假如快件真的因為新冠陽性而銷毀,用戶將得到什么賠償?

    趙小敏表示,目前行業沒有統一的規定。丟失損毀等情況,一般是賠償運費的3-5倍,最高會賠到7倍,也有一部分情況是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賠償,所以各種賠償方案都有。

    “如果是快遞檢出陽性導致被銷毀,屬于一種新的現象。我們認為不能完全參考快遞起火,或者運輸過程遺失的方案來處理,具體情況還有待商討。”

    如何安全收發快遞?

    為了保障寄遞安全,快遞公司也使勁渾身解數。

    中通快遞介紹,目前外部車輛進入園區時,工作人員會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毒。另外在卸車口、分揀操作區、派送網點、末端派送等多個環節中,都會分別進行相應的消殺工作。

    以中通快遞青浦分揀中心為例,這里日均處理45000件郵件,每當滿載快件的車輛行駛到卸車口時,工作人員會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毒。在分揀操作區,郵件放置到傳送帶上后,工作人員會使用分子霧化消毒器逐一對郵件進行消毒。據介紹,每天對快件消毒需要用掉100多公斤的消毒水。

    順豐表示,順豐嚴格遵守和實施“全流程”防疫措施,保障快件寄遞渠道全鏈路安全。具體來說:所有人員(含員工及外來訪客)進入順豐場地均需進行體溫檢測,針對異常進行登記上報;所有人員(含員工及外來訪客)進入順豐場地規范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不得放行;防疫消殺:針對場地內快件、設備、地面,以及車輛各場地均按照每日2次標準進行防疫消殺。

    順豐提醒用戶:“出于降低疫情傳播風險考慮,建議客戶收取快件先對外包裝消毒后再進行拆解,將風險降到最低。”

    如何安全地收發快遞?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提示:

    高中風險地區要停止快遞的收發,快遞員也要加強健康監測;

    要在快遞轉運的過程中做好保護,在接收到快遞時,以及在集中分揀的過程中,應該對快遞表面進行消毒,通常用消毒劑噴霧、紫外線照射即可;

    在收快遞時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除了戴口罩、戴手套,快遞包裝盡量不要帶進家,最好在外面拆除;如果帶回去,可以用消毒紙巾對外包裝擦拭消毒,直接用消毒劑在表面做噴霧消毒。做完處理后,一定要做好手部衛生。(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伏儀]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1 11/19 10:47
    ·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 責編 ·
    伏儀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