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全國首個電競解說專業開出6年 畢業生就業現狀如何?

    原標題:全國首個電競解說專業開出6年,畢業生就業現狀如何?

    全國首個電競解說專業如今怎么樣了?

    2018年,上海體育大學(原名上海體育學院,2023年更名)開出了全國首個電子競技解說專業方向,引發社會關注。如今6年過去了,也有了三屆畢業生,他們的就業狀況如何?

    電競解說畢業生對口就業率超九成

    12月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體育大學獲悉,上海體育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電子競技解說方向)目前設立在藝術學院,專業分為體育解說和電競解說兩個方向,平均招生計劃是每年各20人,其中電競解說方向每年的實際入讀人數約為十幾人。

    “我們的招生原則是小而精,寧缺毋濫。”上海體育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韓春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幾年,電競解說方向的畢業生就業形勢較好,薪資也相對可觀。

    黃櫟瑤是上海體育大學電競解說專業方向首屆畢業生,大二時還不到19歲的她成為英雄聯盟最年輕的官方主持人,畢業后也一直從事電競解說的工作,在業內頗有名氣。

    12月9日,上海體育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負責人朱俊河介紹,近年來,學校電競解說專業方向畢業生對口就業率超過九成,無論是在校生還是畢業生都擁有較多的實習和就業機會。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上海體育大學電競解說方向,初試中有英語口語這一關,圍繞一些體育相關問題展開。該校新聞傳播與外語學院院長杜友君解釋,電競的國際化程度太高,所以解說要能懂其中專業術語。而且,如果對電競深層次的文化不掌握,對深層次的情節不掌握,解說時就講解不透。只有懂電競文化、電競賽事運營,以及背后那些知識歷史文化內涵,才能去解說電競。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目前不少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都開設了電競相關專業,包括上海戲劇學院電子競技舞臺設計專業、上海體育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電競解說方向)、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電子競技運營與推廣方向)、上海閔行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等。

    中國電競觀眾和玩家人數全球領先

    多所大學開設電競解說專業,電競解說賽道市場需求如何?

    上海師范大學影視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宜做過研究:中國電競觀眾數量約為4億人,是全球最大的電競觀眾群體之一,約占全球60%,中國活躍的電競玩家數超過3億人,也就是說,中國在電競觀眾和玩家人數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且在移動電競領域的市場表現尤為突出。

    艾瑞咨詢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約為1664億元,國內現存電競相關企業9.75萬家。

    12月1日,上海一電競企業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電競專業的畢業生擁有多元化的就業方向,包括互聯網游戲頭部企業,以及視頻、直播行業頭部企業都擁有大量的員工需求,畢業生可以從事游戲策劃、美術設計、技術研發、發行運營,互聯網(直播)產品經理、產品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MCN電競經紀、編導、運營、商務等。

    談及電競主持傳播教育的未來,在朱俊河看來,智媒時代,電競解說、體育解說、播音主持的教育,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做出創新和改變。

    上海體育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崔勇認為,電子競技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2023年電子競技項目已正式進入亞運會,2025年還將舉行首屆奧林匹克電子競技運動會,隨著電競入亞入奧,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猛增。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王榮]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12/10 09:34
    · 來源 ·
    澎湃新聞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