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自貿港!“園”來如此!
邁步前行,蓄力發展
如今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
已然成型成勢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之際
南海網、南國都市報特別策劃
推出2024年終報道
《“園”來如此——
從重點園區看海南自貿港發展新動能》
從新質生產力
制度創新力
對外開放力
產城融合力
四個方面
展現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新動能
新質生產力
在重點園區“落地生花”
園區千百億級產業集群
基本成型
“陸???rdquo;三大未來產業
蓬勃展開
自貿港重點園區發展
成型成勢
……
近年來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
在自貿港建設中
發揮了有力支撐作用
更依托聚集產業集群
成為海南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
如今,重點園區正按照“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路,立足政策與“三度一色”自然優勢,對標“五個圖強”,尋求最為合適自身的發展之路,吸引更多新質生產力企業紛至沓來,攜手共享自貿港發展機遇。
制度創新力
為自貿港建設
注入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一個個
“首單”“首例”“首個”
創新落地
這是13個自貿港重點園區
交出的一份經濟“成績單”
作為海南自貿港政策先行先試
落地的主要承載地
13個重點園區齊頭并進
有力支撐全省GDP增長
這股強勁的驅動力,源自哪里?
答案藏在一項項
制度集成創新案例里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一直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多部門的協同配合,突破體制機制的障礙,一個個“首單”“首例”“首個”不斷涌現,這是海南制度集成創新結出的累累碩果。目前,海南以自貿港建設任務為中心,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突出產業發展需要,先后推出18批152項制度(集成)創新案例。一個個重點園區的制度創新案例,匯成一股強大合力,成為推動自貿港建設的“強引擎”。
對外開放力
“試驗田”→“高產田”
重點園區輻射帶動海南開放步伐
重點園區
作為海南自貿港
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和產業發展的主要承載地
不斷發揮自身優勢
在貿易、投資、人才交流等
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績
不斷推動海南經濟結構
轉型升級闊步向前
也在海南自貿港探索
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過程中
發揮著“試驗田”功能
“試驗田”里根壯葉茂,溢出效應日漸凸顯,自貿港重點園區漸成對外開放“高產田”。隨著自貿港一項項利好政策的持續落地,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創新的舉措、更加堅實的步伐勇立開放潮頭,開放“流量”在各大園區加速匯聚,自貿港開放“魅力”愈加凸顯。
產城融合力
激活海南自貿港“強磁力”
打開海南地圖
從北向南,自西向東
13個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
以產城融合為發展理念
始終在產業布局、城市布局
雙向融合的發展道路上
堅定前行
瞄準“產”“城”“人”
三大要素
夯基培土,聚“新”蝶變
為海南高質量發展
不斷注入“新動能”
自貿港各重點園區結合自身定位、資源稟賦和政策特點,確定了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涵蓋現代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數字經濟、深海產業、教育、旅游等,可謂“集結”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幾大海南主導產業,成為全省經濟“主戰場”,亦是激活經濟的“強引擎”。
從0到13
重點園區的進階之路怎么走?
2020年6月3日
海南自由貿易港11個重點園區
在全省各地同步掛牌
2020年至2023年
海南13個自貿港重點園區
在營收、稅收、固投方面
年均增速分別達到
64%、20%、24%
其中營收在2021年、2023年
先后邁上
1萬億元、2萬億元臺階
從0到11到13
自貿港重點園區發展成型成勢
近年來,全省自貿港重點園區在應對多重挑戰中實現了市場主體加速聚集、有效投資和對外開放水平邁上新臺階、千百億級產業集群基本成型、“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蓬勃展開。未來,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將如何發展?重點園區如何在省內“挑大梁”并努力“領跑”全國,走出一條海南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進階之路?
重點園區的發展
正是產業與技術
在海南自貿港這片熱土上
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生動寫照
為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注入強勁動力
展現著海南自貿港
未來的無限潛力與活力
[來源:南海網客戶端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