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點”“線”向“面” AI賦能大交通打造創新應用新工程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也在不斷拓寬。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當AI賦能交通,會給我們的出行帶來哪些變化?
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以北京亦莊為核心區域,開放了八大自動駕駛場景。
上車之前在專用的App上點一下解鎖開門,車子的門就打開了。在這里,大屏幕上點一下關門出發,就可以開啟行程。
車內還打造了車輛安全監測平臺,可以實時監測駕駛狀態,并及時反饋異常行為。
智能交通并不僅僅局限于自動駕駛。AI還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來優化城市交通管理的各個方面。這是前段時間發生在浙江某高速公路上的一起交通事故,布局在這條高速公路上的AI事件檢測系統,發現了這次異常事件,并把消息以彈窗警報的方式,推送給了數十公里外,杭州北管理中心的值班人員。
在湖北京港澳高速武漢西收費站,橙紅色的智慧收費機器人取代了傳統人工窗口,短短十來秒,就可以完成高速繳費,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與此同時,湖北高速還投入AI智能巡檢車,短時間內可以完成道路問題的自動收集。
在成都雙流區雙興大道,交管部門打造了車、路、云一體化路測全息感知系統,分析實現路況、規避重大交通事故。此外,這種智慧燈桿還與低空經濟緊密結合,化身一體化“無人機的停機坪”,實現空、天、地通感一體化的協同管理。
目前,“人工智能+交通運輸”正從技術研發向應用實踐,從試點測試向示范運行,從“點”“線”向“面”推廣的關鍵階段。未來,將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
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主任李斌介紹,一是正在研究起草“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實施意見,對未來5年工作做謀篇布局。二是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研究完善交通運輸領域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建設,開展場景攻關。三是結合行業重大工程和應用場景,著力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工程。
[來源:央視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