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子被困母嬰室,誰擔責?
近年來,隨著公眾安全意識的提升,公共場所管理者責任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近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一男子擅自進入母嬰室反鎖房門導致自身受困并引發疾病,起訴商場管理者賠償的案件。
法院在判決中厘清公共場所管理者的責任邊界,并強化了公民行為規范的引導作用,指出男子擅自進入母嬰室這一明確標注功能屬性的專用空間,違背公共場所設施使用的基本規則,已明顯超出其合理行為邊界。最終,法院認定該男子在明知母嬰室非其適用場所且明確知曉其曾有驚恐發作史的情況下,仍選擇進入并反鎖房門,對自身安全持放任態度,存在明顯過錯,是造成其損害后果的主要原因。在商場責任方面,法院綜合考慮了商場管理者的職能范圍、配套設施檢查管理責任以及救助措施的及時性,最終認定商場管理者在門鎖是否存在質量問題方面未盡到完全的舉證責任,判決其對該男子的合理損失承擔15%的賠償責任。在公共場所治理中,法律需在“權益保護”與“行為自由”間尋求動態平衡,以實現公共利益與個人責任的和諧統一。
男子擅入母嬰室被困起訴商場賠償
張某系一名在讀研究生,暑期在某公司實習。2024年6月,張某在北京某商場內就餐時,因接到公司緊急開會通知,擅自進入商場母嬰室內參加線上會議并將門反鎖。會議結束后,張某發現門鎖無法打開,隨后其妻子聯系商場工作人員開鎖亦無果,張某撥打119求救,消防人員到場后嘗試拆除鎖芯未果,最終破門將其救出。張某自述其呼吸困難,被送往醫院就診,診斷為呼吸性堿中毒。張某認為,某商場作為公共場所的管理者,使用有質量問題的門鎖且延誤救援,應對其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故訴至法院,要求某商場賠償其醫療費2395.14元、誤工費3400元、交通費462.85元、營養費155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財產損失500元,共計13307.99元。
商場管理者辯稱已盡安全保障義務
商場管理者辯稱,母嬰室是專為哺乳期婦女提供便利的場所,張某作為男性擅自進入并將門反鎖,存在主觀過錯。事發后,工作人員迅速響應并處置得當,盡到了安全保障義務。門鎖損壞可能是張某操作不當所致,且商場內其他同品牌同款門鎖均無異常。此外,母嬰室配備空調及新風系統,并非完全密閉空間。張某有先天性心臟病史,其損害后果與自身原因有關。因此,商場不同意承擔賠償責任。
審理中,法官向張某的接診醫生了解病情。醫生表示,呼吸性堿中毒一般因情緒緊張后呼出二氧化碳過多所致,且癥狀多表現為一過性,持續時間通常較短,只要保持平穩正常呼吸即可自行消失。張某自進入母嬰室至離開共停留約40分鐘,且母嬰室并非完全密閉空間,室內外空氣可以流通,這個時間長度對于身體健康的人來講,并不會造成身體上的顯著損害。法官前往涉案母嬰室勘驗,查明母嬰室內配備有中央空調,勘驗當日空調運轉正常。
擅入者違反公共秩序且放任危險發生應擔主責
法院經審理認為,商場管理者對商場內的設施負有安全保障義務,但該義務應有合理邊界。結合已查明的事實,商場已建立設備設施的巡檢制度,且事發前工作人員已對包括母嬰室門鎖在內的設施進行了例行檢查,這表明商場管理者已盡到了與其職能范圍相匹配的管理和維護義務。
在事件應對方面,商場工作人員在接到張某家屬的求助請求后迅速響應,于2分鐘內趕到事發現場,并與張某進行溝通,嘗試打開門鎖。當門鎖無法打開時,工作人員又與消防人員協作,對母嬰室外道玻璃門鎖進行拆除,成功將原告帶離母嬰室,該援助過程共約20分鐘。在張某自述呼吸困難并撥打急救電話后,工作人員攜帶急救設備、飲用水及輪椅,將張某推送至商場門外等待急救車,并陪同張某前往醫院就診。這一系列救助措施處置及時、方法得當,體現了商場管理者作為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
然而,關于母嬰室門鎖的問題,商場雖提交了事發前的巡檢記錄,但無法提供門鎖的質檢報告,無法完全排除事發當日門鎖存在質量問題的可能性。因此,法院認定商場管理者在配套設施的檢查處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過失,應對此承擔相應責任。
另一方面,法院指出,母嬰室系專為哺乳期母親及嬰幼兒護理者等提供便利的私密育兒空間,其使用主體具有特定性。張某作為成年男性,因私人原因擅自占用母嬰室并將門反鎖,此行為不僅可能侵擾到母嬰室使用者的合法權益,還對公共場所的整體秩序與安全構成潛在威脅,違反了社會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此外,張某在明知自身存在“心臟瓣膜有問題、有驚恐發作歷史”等健康狀況下,仍選擇進入一個相對封閉且狹小的空間并將門反鎖,此行為屬于放任自身危險的發生。因此,法院認定張某的過錯行為與其損害后果之間存在直接、主要的因果關系。綜合考慮雙方的過錯程度,法院酌情判定由商場管理者對張某的合理損失承擔部分賠償責任。關于具體損失,考慮到張某后續多次就醫行為與本次事故所致情緒緊張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故法院對醫療費予以支持;就交通費,則結合原告的就診次數及路程等因素酌情確定。同時,因張某未能充分證明誤工費、營養費、財產損失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與本次事故的直接關聯性及必要性,法院駁回了張某相應的訴訟請求共計12000余元。
最終,法院判決商場管理者賠償張某醫療費359.27元、交通費45元,并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陳貝 傅雯 盧衍璐 文/圖
[來源:人民法院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