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學、幼兒園都要開戲曲、戲劇課了。昨天,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文件要求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解決學校重應試輕素養、重少數輕全體、重比賽輕普及,應付、擠占、停上美育課等現象。
大中小學都要開美育課
學校美育課程主要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各級各類學校要按照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標準、教學指導綱要,逐步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有條件的要增設舞蹈、戲劇、戲曲等地方課程。普通高中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要創造條件開設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教學模塊。職業院校要在開好與基礎教育相銜接的美育課程的同時,積極探索開好體現職業教育專業和學生特點的拓展課程。普通高校要在開設以藝術鑒賞為主的限定性選修課程基礎上,開設藝術實踐類、藝術史論類、藝術批評類等方面的任意性選修課程。
學生不得參加營利活動
美育實踐活動是學校美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納入教學計劃,實施課程化管理。建立學生課外活動記錄制度,學生參與社區鄉村文化藝術活動、學習優秀民族民間藝術、欣賞高雅文藝演出、參觀美術展覽等情況與表現要作為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內容。各級各類學校要貼近校園生活,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積極探索創造具有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的美育活動形式。要以戲曲、書法、篆刻、剪紙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為重點,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傳統。中小學校應以班級為基礎,開展合唱、校園集體舞、兒童歌舞劇等群體性活動。任何學校和教師不得組織學生參加以營利為目的的藝術競賽活動,嚴禁任何部門和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參與商業性藝術活動或商業性慶典活動。
美育課開課率納入監測
普通高校要根據美育課程開設需要,加快公共藝術教師隊伍建設。各地要制定時間表、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中小學校美育教師緊缺問題,根據實行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要求,通過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綜合改革實踐,建立農村中小學校美育教師補充機制,重點補充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鄉(鎮)中小學校的美育教師。實行美育教師交流輪崗制度,采取對口聯系、下鄉巡教、掛牌授課等多種形式,鼓勵城市美育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
鼓勵各地籌措和利用社會資金對農村中小學校美育走教教師給予專項補貼。中央財政通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等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地方盡快補齊學校美育的短板。
建立美育質量監測和督導制度。中小學校美育課程開課率已列入教育現代化進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之中,各地要將其作為對學校評價、考核的重要指標。要在國家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每三年組織一次學校美育質量監測。鼓勵各地運用現代化手段對美育質量進行監測。
農村師資和硬件是難點
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我市已經出臺過加強學生藝術素養的相關文件,國務院的新文件是在加強藝術素養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市教育局將提出方案后與有關部門共同推進這項工作。據介紹,推進美育教育最大的難度在于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備,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師資力量的缺乏將通過購買政府服務的方式來解決,“北京市在之前試點時采取的實施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捆綁購買政府服務的方法。”該負責人說。
記者 臧旭平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