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零作業批改:互聯網+促作業批改方式變革

    2015-11-03 09:02:06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帛幼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究竟給教育帶來怎樣的變化?2015年10月31日~11月1日,中華教育改進社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舉行“教育+互聯網高峰論壇”,一線教學管理者、專業研究人員、公益組織成員、社員代表及互聯網企業人士近200人圍繞此主題以學術報告、開放演講、圓桌對話、互動問答等方式進行了專業深入討論。

    \

    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外國語學校 儲東亮做了“零作業批改:互聯網+促作業批改方式變革”的主題報告,以下為報告實錄。

    這是一種挑戰傳統的作業批改方式!這是一個會令部分教育管理者和教師感到不安的命題!長期以來,中小學教師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處理學生作業,就是學生完成作業,教師批改全部學生的作業。似乎唯有教師親自批改作業才能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獲取教學信息,從而保證教學質量。我國中小學生數量龐大,每天數以百萬計的教師都在以這種方式批改作業。

    然而,這一延續幾十年不變的作業批改方式科學合理嗎?

    從人文方面看,“全批全改”是一種低效、機械、重復性勞動,是教師壓力和負擔過重的重要因素。按現行中小學教師工作量計算, 每位教師一般教2個平行班,按每班50人、兩個班級100人計算,批改每份作業需要1.5分鐘,教師每天用于批改學生作業的時間至少需要兩個半小時左右,加上授課兩課時、備課兩小時以及管理班級和完成學校臨時安排的工作,教師每天工作遠超8小時,他們經常不得不把在學校里無法做完的工作帶回家夜以繼日地干。教師負擔過重是學生負擔過重的直接原因之一。當負擔重到他們沒有或很少有時間研究學生的學習問題時,他們對自己的教學效果便心里沒底,工作焦慮度相應上升,于是,通過讓學生做大量作業以保證起碼的教育水準便成了他們聊以自慰的必然選擇。

    從科學方面看,“全批全改”耗時多,教育效益不明顯,其合理性正在逐步喪失??陀^上,在正常教學情況下,學生解題的結果大部分是合理即沒有錯誤的,那些沒有錯誤的作業即使教師批閱了,學生也不能從中獲益。主觀上,部分學生完成作業了事,認為檢查和批改是教師的事,養成了學生的依賴思想。更深層思考,教師批改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實際上是越俎代庖,減少了學生通過自己檢查和糾正錯誤而得以發展的機會。

    2007年5月,華東師大熊川武教授在《中國教育學刊》了發表《論中學教師“零作業批改”》,首次明確提出了“零作業批改”的概念,為作業批改方式的變革指明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向。

    所謂“零作業批改”是指教師把作業批閱權歸還學生,把自己用于批閱作業的時間轉移到研究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并加強個別指導上。實踐表明,只要教師把批改作業的時間轉移到研究學生的學習問題并加強個別指導上,不批改作業非但不會降低教學質量,反會促進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互聯網條件下“零作業批改”實施環節

    首先,教師在課堂上像往常一樣布置作業,同時也通過手機發布作業及參考答案。

    學生完成作業之后,無論是后進生還是優等生,都急切想知道自己答案是否正確,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作“即時確認”。當學生得到及時的反饋,他們印象深刻,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這個時候學生可以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打開移動應用,即可查看教師的參考答案。系統要求學生先上傳自己的作業照片,防止學生不經思考就查看答案,避免學生抄襲。學生根據教師的參考答案,用藍色筆批改自己的作業,對于錯誤的,重新思考,并及時訂正,不讓錯誤的印象“過夜”。

    第二天教師將所有作業收齊,查閱其中典型的錯誤問題,選擇合適的時機加以講評。少數學生由于各種原因不能自我批改的,教師進行補批。

    二、“零作業批改”實施效果

    運用互聯網技術實施“零作業批改”最大的優勢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對現有的日常教學工作流程變動最小,在無形之中完成了作業批改方式的變革。實驗表明,運用互聯網技術實施“零作業批改”,能夠減輕教師負擔,增加師生交往頻率,提高教學質量,切實起到了“減負增效”的作用,實施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師負擔減輕,教學質量提高

    實施“零作業批改”后,教師批閱作業的時間(以教兩個班級數學為例)可以減少80~90%,也就是從之前的2個半小時壓縮到20分鐘左右,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從低效、繁重的作業批改負擔中解脫出來,加大作業的優化力度,從而使學生的負擔也得到切實減輕。由于學習負擔的減輕,學生能夠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解決關鍵的作業問題上,學習的積極性和質量隨之提高。

    第二,師生關系改善,學生學會學習

    當教師把更多的時間用于跟蹤學生的作業問題并加強個別指導時,師生交往的頻率大大提高。交往產生理解,理解孕育感情,師生關系得到改善。

    學生在參照教師提供的參考答案互自批作業時,他們不得不努力發現問題、判斷是非。長此以往,他們的學習能力得以增強,責任心也得到增長。

    第三,教師和學生焦慮度緩解,幸福度提升。

    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研究學生的學習問題,非常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過度的工作焦慮開始下降,不少老師感覺到“一下子工作輕松了許多,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與教師的情況相仿,實施零作業批改,學生從不會學習發展到能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學會了學習,自信心增強,幸福感提升。

    三、“零作業批改”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運用互聯網技術優化與變革作業處理流程,實施“零作業批改”,不能盲目、機械地加以運用。實施“零作業批改”,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觀念的引導,對學生自我批改作業給予必要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批改作業,學會判斷,學會從作業中發現問題,從而學會自我管理、學會學習。

    其次,教師要將批改作業的時間轉移到研究學生問題和加強個別指導上來,同時要思考如何優化作業設計,減少重復和無效作業設計,切實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另外,學校層面要給予鼓勵和支持,不以精細批改作業來考核和評價教師;學校層面還要做好家長觀念的更新,營造學生自主作業、自主學習的文化氛圍。

    (記者 曾瑞鑫)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