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嫌低樓層同學擠電梯起口角 女生先扔冷面再互毆

    2015-11-18 14:05:06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光影

    調查

    北林校內“電梯爭端”時有發生 部分低樓層同學曾嘗試“維權”

    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前往北京林業大學進行了探訪。在學校保衛處提供的一份出事電梯內監控器所錄制的視頻里,記者可以清楚看到L向H扔出烤冷面的瞬間,H隨即追出電梯并與L扭打在一起。

    隨后,北青報記者來到發生沖突的北林女生公寓7號樓了解到,整個公寓樓內共有6部電梯,其中,位于樓道兩側的兩部貨梯主要用于運送大件設備,很少供學生使用,而剩下的位于公寓中間的四部客梯中,右側兩部供居住在7—15層的同學使用,左側兩部則專供16-22層的同學使用。

    居住在該公寓樓內的王同學告訴北青報記者,雖然有4部電梯,但上下學高峰期樓內學生們扎堆使用,電梯經常出現擁堵,甚至會因此遲到。為此,在入校時輔導員和宿管阿姨就會告訴大家電梯的“使用規則”,并強調為了避免矛盾,學校“規定”居住在7層以下的同學“最好使用樓梯”。

    但是,王同學表示,不少居住在較低樓層的同學仍然會“違反規定”。“像H和L這樣因為低樓層同學是否能夠乘坐電梯的問題而引發的爭端很常見。”王同學說,“雖然上升到‘動手’程度的不多,可‘口水戰’沒少發生。”

    同時,王同學還透露,大約一年前校內有一部分住在低樓層的同學曾在學校貼吧發帖 “維權”,對收取相同住宿費的情況下,校方限制居住在低樓層的學生使用電梯的行為表達了不滿和抗議,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為此,北青報記者也向女生公寓7號樓內的一位宿管人員進行了咨詢,該宿管人員表示“7層以下同學不可使用電梯”是“學校規定”,并且“已經施行很久了”。

    高校公寓樓越來越高 電梯卻難以匹配

    北青報記者走訪多所高校后發現,近十年來,高校的高層宿舍樓越來越多。在上下學高峰期,高層學生公寓樓內電梯使用屢現矛盾,高峰期時經常會出現高樓層同學與低樓層同學之間互“搶”電梯的現象,也引起了不少同學的“吐槽”。

    居住在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2號研究生公寓樓14層(頂層)的張同學告訴記者,雖然住在低樓層的同學們大部分都會自覺選擇走樓梯,但高峰期時,整個公寓樓內的四部電梯仍然“不夠用”。“我記得有一次電梯從上來到下去停了很多次,特別是一到五層每一層都有停,我足足用了10分鐘才到樓下,”張同學說,“大家上課前的時間都比較緊張,因為等電梯浪費時間真的很讓人著急。”

    而居住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內8號女生公寓樓三層的李同學則表示,為了在高峰期時保障電梯的正常運行,學校提倡五層之下的同學盡量走樓梯,這一點她可以理解。但是,當自己身體不舒服或搬運重物的時候,走樓梯則“十分不方便”。

    “我不是想和住在高層的同學搶電梯,但我也有需要用電梯的時候呀。”李同學說。

    為此,北青報記者聯系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宿舍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學生公寓樓內電梯有限,學校只是提倡住在較低樓層的同學能夠在高峰期時盡量使用樓梯,為較高樓層的同學提供一些方便。“我們只是建議低樓層的同學可以多走走樓梯”,該工作人員說,“但如果有特殊情況,低樓層的同學當然也可以使用電梯,學校不會做強制規定。”

    聲音

    校方應通過技術手段減輕乘梯壓力

    針對各高校高層學生公寓樓內普遍存在的高峰期時電梯使用屢現矛盾、住在高樓層同學與住低樓層同學之間互“搶”電梯的現象,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在學生公寓硬件設施沒辦法改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公寓樓內學生共同協商的形式來提出“宿舍公約”,倡議住在低樓層的同學們自覺遵守約定,在高峰期盡量使用樓梯;同時,宿舍管理部門也可以在上下學高峰期安排不同的電梯分單上或單下分別運行,通過技術手段以減輕同學們的乘梯壓力。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