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堂加工成飯菜之前,所有蔬菜必須首先經過學校的農殘快檢實驗室,檢測合格之后才能做成飯菜。所有檢測結果第一時間上傳到食藥監局網站,不合格蔬菜立即停用 。”1月18日,在大學路小學快檢實驗室里,市南區食藥監局稽查大隊副大隊長孫衍晨介紹說。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日前,市南區食藥監局為轄區內35所大、中小學學校食堂建設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實驗室。
市南35所學校有了快檢室
從2016年第一天起,大學路小學的職工李謹來到學校里農殘快檢實驗室。從年初,市南區食藥監局為轄區內35所大、中小學學校食堂建設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實驗室,目的只為孩子吃得更放心。
“當天采購的蔬菜水果中,每一樣都要取樣檢測,取樣之后將蔬菜水果的殘片放進檢測設備當中,半個小時之內就出結果了。達標之后才能進食堂,不達標的要全部退貨。”在快檢實驗室,李謹介紹自己一天的工作。
在電腦旁邊是快檢設備,城市信報/信網記者看到在設備附近的兩個容器皿里,擺放著三顆油菜和幾片白菜葉子,而這些就是今天食堂抽檢的蔬菜樣品。“現在食堂的快檢水平已經超過了農貿市場。”孫衍晨說,在農貿市場里,因為每天的蔬菜進貨量巨大,所以有時候一車同樣的蔬菜,只會抽出一根或者一片蔬菜進行檢測,而在學校的快檢室,每一樣的蔬菜至少會選取三四樣不同的樣本。
學校里的這些快檢室到底都能檢測出哪些農藥殘留?李謹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目前實驗室對于有機磷類農藥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兩大類的12種農藥,都能實現不放過“漏網之魚”。每天早上檢測出結果之后,電腦會將結果實時傳到食藥監局的網站上,“你看我現在通過手機上的內網客戶端,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每一種蔬菜的檢測結果。”而一旦發現超過國家限量標準,可以立即控制相關食品。檢測設備還能夠測量食物中心溫度,避免因食物未燒熟煮透或用餐前溫度不達標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最嚴食品快檢,3月全部啟動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到,學校每年供餐時間約8個月 ,每所學校每天計劃進行2~3批次農殘快速檢測,預計全年將完成530批次。35所學校每學年計劃完成18550批次農殘快速檢測。
“目前還是在一個調試使用的階段,小學生等馬上就要迎來寒假,所以等到今年3月份的時候,這35個學校的快檢室都會啟動,填補了市南區學校食堂農殘快檢能力的空白。”孫衍晨介紹說。除此之外,孫衍晨說,他們現在還會不定期不打招呼奔赴學校食堂進行檢查,對于食堂餐具是否衛生,飯菜制作過程是否符合規定都會檢查,“隨后按照標準進行評級,對于不合格的學校食堂會依法進行處罰。”
此外,市南區食藥監局以高頻次的抽檢促進最嚴格的管理,積極健全社區食安檢測網絡,在全區10個街道各建設1處社區小型快速檢測實驗室,配備專業檢測人員和農殘快速檢測儀等快速檢測設備,為居民提供9大類81個項目97個品種的快檢項目,免費開展評價性快速檢測10000批次,形成遍布全區的食品質量監測網絡。[編輯:光影]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