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農村學校藝體教育師資現狀調查:老師緊缺

    2016-02-16 14:20:19
    來源:青報網
    責任編輯:帛幼

    寒假開始了,黃島區張家樓中心小學校長徐吉志依然愁眉不展。“臨放假,學校開了辦公會,擬在寒假推進學校足球運動,想了很多辦法,最后都卡在沒有專業師資上,不得已決定‘現學現賣’,讓體育老師寒假時通過參加培訓、網絡學習等方式進修,學多少教多少。”

    該校體育教師能否承擔起“現學現賣”的任務?按現行的小學課程要求,每周4節體育課,該?,F有5名體育教師承擔18個班的體育教學,但沒有一個體育專業出身,“放羊式”注定成為當下和今后一段時間這所鄉村小學體育課的常態。

    張家樓中心小學師資難題是我市所有農村中小學的一個縮影。實際上,不只是體育,音樂、美術學科專業師資匱乏幾成農村學??焖偾靶械?ldquo;路障”。

    村娃盼上足球課

    我市去年榮膺全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后,明確提出將校園足球作為擴大足球基礎人口落腳點的目標:到2017年建成300所足球特色學校,全市在校學生足球人口保有量增至30萬人。與此同時,我市多措并舉支持校園足球發展,如擴大中學足球特長生招生計劃等。一時間,許多中小學應聲而動,爭相加入到校園足球的潮流中。

    現實中,許多中小學像張家樓中心小學一樣,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場地受限,專業師資無疑是最大制約。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市1100所中小學近百萬學生,專兼職體育教師4000人左右,其中具有足球專項教學技能的體育教師不足200人,并且這部分教師絕大多數留在城區學校。顯然,學生總數龐大的體量與足球科班出身教師間差距懸殊。

    全市足球教學技能教師數量缺乏,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有人測算,要完成近3000人體育教師足球基本教學技能通識培訓,才能實現青島市校園足球課程的全覆蓋。村娃上足球課的夢想與現實尚距時日。

    不僅僅是足球課難以為繼,音樂、美術等藝術教師同樣師資匱乏。以張家樓中心小學為例,該校有音樂、美術老師各3名,其中音樂教師中有1人音樂專業畢業,1人青島幼兒師范學校畢業,美術教師中1人美術專業畢業。這一現狀,在我市并非最差,相當數量的村小幾乎沒有科班出身的音體美教師,甚至有些是因教不了其它學科才被安排教音體美。音樂課上放音樂聽,體育課上發個球玩,在當下的中小學中依然存在。

    師資窘境難破解

    師資難題幾乎是所有農村學校繞不過去的“坎”。

    其一,歷史原因使然。農村學校在辦學條件、生活環境等方面有著無法與城區學校相提并論的劣勢,農村學校老師嫌條件差,想調進城里,也是人之常情,這使得青年教師流失嚴重。加之,最后一批“民轉公”教師還沒有到退休年齡,更是拉高了農村學校教師的平均年齡。盡管近些年來我市大力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在職稱評定、補貼等方面采取傾斜政策,但年齡老化的窘境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農村適齡兒童自然減少,加之人們對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日益強烈,外出打工的父母把孩子帶出農村,如今村小生源越來越少,辦學規模越來越小。依據我省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小學教職工與學生比應為1:19,而且偏遠山區、湖區、灘區、海島等人口稀少且教學點較多地區的中小學,可本著從嚴從緊的原則適當增加教師編制,一般按不超過教師總量的5%掌握。如果以此標準,多數村小教師超編。記者調查發現,相當數量的農村學校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有的甚至是爺爺奶奶級。這些教師在知識結構、教學方式等方面都難以勝任音體美學科的教學需要。

    其二,音體美老師轉行多。膠州市鋪集小學王學良是一名體育專業的青年老師,可是學校數學教師緊缺,只得改行教起數學。這種現象在農村學校普遍存在。與音體美學科相比,農村學校在師資調配方面不得已把重心放在語數英三門主科上。市教育局體衛藝處處長李彥說,數據顯示的音體美學科教師配備情況,并沒有現實情況那么糟糕,但是農村學校音體美學科教師大都轉行教別的學科,卻也是事實。

    政策保障首當其沖

    破解農村學校音體美師資問題離不開政策護航。

    日前出臺的山東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明確提出實施短缺學科教師補充計劃,并從2016年起統一啟動鄉村學校短缺學科教師補充計劃,用兩年時間補齊鄉村學校短缺學科教師,讓人感受到春天的味道。

    《山東省學校藝術教育普及計劃(2015—2017年)》正式出臺,明確規定農村小學教學班數與藝術教師配備的參考比例為:音樂學科7:1,美術學科8:1,初中教學班數與音樂、美術學科教師配備的參考比例各為10:1。我市正在全面測算鄉村學校短缺學科教師現狀,謀劃讓農村學校更好地對接課程改革和開齊開足課程的需要。

    此前,我市對足球學校師資配備作過測算:如果按照足球特色學校每兩名校園足球教練員、非足球特色學校按一名校園足球教練員計算,全市中小學應配備1475名校園足球教練員,我市現有專職校園足球教練員159人、兼職校園足球教練241人,應在兩年內完成1075人的校園足球教練員通識培訓或聘任,才能滿足青島市校園足球運動普及提高的需求。如果我市中小學按足球特色學校兩名和非足球特色學校一名三級及以上裁判員計算,需有1475名裁判員,現有三級及以上裁判員共222人,需要兩年內再培訓1253名裁判員,才能滿足校園足球普及校園足球聯賽開展的需求。

    其實,作為農村學校校長,徐吉志同樣期待學校能在音體美方面有所建樹,“這需要一些實用的老師,不僅僅限于配齊。我們希望在足球、傳統戲曲等方面能拉出幾支隊伍。能否實行走教制,讓一個區域內的音體美教師資源實現共享?”

    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劉文儉認為,音樂、美術、體育應從傳統的副科位置上位,因為這些學科恰恰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提升意志品質的重要手段。某種程度上講,音體美教育隸屬基本公共服務,家境普通的孩子也應該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政府投入上應盡快出臺相關保障措施,教育相關部門攜手努力,補齊這塊“短板”,方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現代化。

    [編輯:帛幼]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