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2016年人民網兩會調查上線,就公眾關注的18個熱點問題展開網上調查。這已經是人民網連續第15年推出兩會調查。截至目前,“教育公平”暫居關注度排行榜第5位。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各類教育不公問題中,網友最關心的是“城鄉差別”問題。高考方面,超三成的網友把票投給了“地區間招生人數差異及錄取分數差異導致的不公”。投票結果還顯示,網友“所在地區公共教育資源的對外開放程度”呈兩極化趨勢,分別有42.77%和29.24%的網友表示所在地區的公共教育資源“免費對外開放”以及根本沒有公共教育資源可開放。此外,超過三成網友認為,中學階段是教育不公最為突出的階段。
城鄉教育差別受高度關注
調查結果顯示,在各類教育不公問題當中,城鄉差別(39.93%)導致的教育不公依然是網友心中教育不公的突出表現, 此外,“貧富分化”(32.36%)和“省際差別”(25.62%)也是獲投票數較高的選項。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農村和城鎮學生的生均經費存在差別,農村學生總體低于城鎮學生。2015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首次提出建立統一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部署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
有35.94%的網友認為,目前高考存在最嚴重的問題是“地區間招生人數差異及錄取分數差異導致的不公”。25.22%的網友選擇了“自主招生領域腐敗頻發”。此外,選擇“高考加分造假”和“高考移民現象愈演愈烈”的網友分別占19.84%、和15.78%。
在2015人民網的兩會調查中,該項調查結果顯示,網友心中高考最嚴重的問題同樣是“地區間招生人數差異及錄取分數差異導致的不公”(30.53%)。此外,去年有26.99%的網民選擇“自主招生領域腐敗頻發”,23.89%的網民選擇“高考加分造假”,14.81%的網民選擇“高考移民現象愈演愈烈”。對比兩年投票結果,網友對相關問題嚴重程度的排序一致。網友“李成紅”在留言中表示:“相比京津地區,河北省高考錄取分數線特別高,現在京津一體化,教育改革事在必行。”網友“與你同行”認為,不能讓好的教育資源只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城市。網友“夏天”說:“希望均衡教育資源不再是句口號、空話,真正實現就近入學,入好學!”
網友反映上中學最難 中學少、重點中學分數高
在“你認為以下哪個階段教育不公最突出”的調查中,選擇“中學階段”的網友數量最多,占31.54%。其他選項中,選擇“小學”和“幼兒園”的網友數量相當,分別占24.99%和24.06%,此外,19.39%的網友選擇了“大學”。
網友“無奈”留言表示:“本地區中學太少,重點中學分數高,且招生量少,導致孩子上學難!”網友“Nyu喵”指出:“家長擇校焦慮的背后是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超級中學正在壟斷一流大學入學資源的現象。”網友“health-hanj”表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大家對所謂的名校趨之若鶩。孩子上幼兒園已經十分費勁,小學和中學可怎么辦呢?”網友“妮妮”認為,農村幼兒園的收費越來越貴了。農村工資水平低,但現在幼兒園的學費快要和大學差不多了。
地區公共教育資源開放程度呈兩極化趨勢
在針對公共教育資源開放程度的調查中,網友的投票結果呈現較明顯的兩極化特征。42.77%的網友表示,自己所在地區的公共教育資源“免費對外開放”;與此相對應的是,29.24%的網友表示自己所在區域“根本沒有”公共教育資源可開放。此外,選擇所在區域的公共教育資源“付費才能進入”、“限定特殊人群”和“不給予進入”的網友分別占14.62%、7.44%和5.91%。
網友關注教育改革 呼吁改變題海式填鴨式教育方法
在關注教育公平問題之外,也有不少網友在留言中表達對教育改革的其他期待。這些呼吁涉及改進應試教育、取消教育市場化、減輕學生負擔等等。不少網友表示,教育始終是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希望教育部門出臺貼近民生的政策,使改革更有利于優秀人才的培養。
★網友“安好”:“一個國家的強大要從教育抓起,現在國家正在改革高考制度,不再是一考定終身了,不再因此埋沒人材,這就是好的方向。希望教育改革更加貼近民生實際。”
★網友“夢落星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希望教育部門出臺的政策能接地氣,讓學校教出來的學生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網友“望你好”:“教育應該注重:授之予漁,而不是授之予魚。”
★網友“肥仔”:“期待教育公干,公正,公開,不要將教育產業化。”
★網友“老倌”:“希望取消教育市場化,不再把教育資源當商品,不再采用題海式填鴨式的教育方法,不讓優勢教育資源集中在大城市。”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