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拍了幾下后,出現了精神障礙,后期的索賠陷入困境??扇绻鹪V學校,要走繁瑣的司法程序,還需要訴訟費、律師費等……最終,雙方經過調解達成賠償協議,經過司法確認,雙方都吃了“定心丸”。
潁州晚報記者從臨泉縣人民法院獲悉,針對農村鄰里糾紛居多、當事人大多經濟條件不佳的實際,多部門推行“司法確認”,既能解決“調”而不“結”的問題,又能節約當事人的時間和金錢。
去年4月10日上午,臨泉縣某中學上課時,學生樂樂在教室外搗亂,影響課堂秩序。該校老師嚴明在批評無濟于事的情況下,動手在樂樂的肩膀上拍打了幾下。隨后,樂樂出現了精神異常的狀況。經多家醫院診治,樂樂未發現器質性病變,但一直有情緒低落、煩躁、頭痛等癥狀。
為了給兒子討個說法,樂樂的家人帶著他來到司法鑒定機構做了相關鑒定。結果為,樂樂所患精神障礙為內源性疾病,個體易病傾向在精神障礙產生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嚴明老師的拍打行為誘發了樂樂的心理障礙。
在樂樂治療期間,校方和嚴明老師共墊付醫療費6.67萬元。樂樂家人以仍需后續治理費用為由,向學校和老師索賠,但遭到了拒絕。
一怒之下,樂樂的家人決定到法院起訴獲得賠償。但了解一系列繁瑣的司法程序后,他們有些猶豫了。
在法官的建議下,樂樂的家人來到當地人民調解委員會,希望在第三方的調解下解決此事。經多次協商,雙方自愿達成協議,除了墊付醫療費6.67萬元外,學校和嚴明再賠償樂樂經濟損失費9.5萬元。協議雖然已經簽訂,但雙方當事人對于對方能否誠信、守信都心存疑慮。為此,人民調解委員會建議雙方進行司法確認,給協議加上一道法律保障。臨泉縣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審判員依法對協議進行審查,認為該調解協議符合法律規定,及時作出調解協議有效的民事裁定書,并送達雙方當事人。該糾紛得到圓滿解決,讓當事人雙方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司法確認對于很多人來說很陌生,但它的確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臨泉縣人民法院民事庭負責人告訴潁州晚報記者,司法確認是他們搭建的“立案、審判快速處置平臺”的工作之一。司法確認的好處是快捷、簡便、節約當事人的費用和審判資源。
潁州晚報記者了解到,在基層法院,一些民事案件中,難免涉及當事人是當地農戶,他們大多經濟困難,有時訴爭標的并不大,少的只有幾千元。
如果進入訴訟程序,簡易程序案件3個月結案,普通程序案件6個月結案。當事人還需要請律師,需要交訴訟費,時間、金錢的成本讓當事人雪上加霜。另一方面,訴爭的雙方往往是街坊鄰居,在打官司的過程中,雙方的關系更加惡化。
根據《人民調解法》,涉及到交通事故、婚姻家庭、民間借貸、鄰里糾紛、合同糾紛等民間糾紛,都可以經過社區、街道或企事業單位的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只要是經基層調解委員會調解的民間糾紛,除身份關系、物權確權糾紛以外,都可以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
上述負責人介紹,一些矛盾如果能經過基層組織進行調解,雙方對調解滿意,到法院來進行司法確認,就等同于判決書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兌現,對方可以申請法院進行強制執行。調解協議和司法確認的調解協議相比,前者不具有法律強制力,不能申請強制執行,當事一方可以隨意反悔。而后者具有強制執行力,任何一方都不得反悔。對雙方當事人來說,免去了訴累,節約了時間。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