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城市學院多名學生反映,其一行人在房山區南窖鄉水峪村拍攝微電影時,被當地村干部“威脅、堵路,強收保護費,不給錢不讓走”。南窖鄉政府相關負責人稱,根據初步調查,不存在強制收費行為。征收2000元費用系因村委會考慮到為拍攝劇組提供必要的服務,與學生協商后所決定。費用將入賬至村委會,用于村內環境衛生和建筑維修。
進村拍完微電影被強收2000元
昨天,網友發微博稱,北京城市學院學生到房山區南窖鄉水峪村拍攝學生作業時,“被當地村干部威脅(用車堵路,堵學生)不給錢不讓走,強收保護費,聲稱是場地費”。博主稱,最后在場的學生用身上所有的10元、5元的零錢湊夠2000元給村干部。
記者聯系上博主王夏(化名),王夏稱其是北京城市學院大二學生,7月27日至31日期間,作為導演的她帶領大學同學、校外朋友共20多人組成拍攝劇組,來到水峪村拍攝學校的微電影作業。“27日來村之前,我和另兩名同學到水峪村看景,決定在村里拍攝后,就到村委會表明來意。”王夏說,當時村委會的一名干部說需要交納2000元的費用,用來解決與村民的糾紛及場地使用費等。他們覺得不合理,現場沒有交費,并對村干部說再回去和同學協商一下。
王夏說,劇組找到水峪村一位村民,雙方約定,劇組27日至31日期間在村民家中吃飯、住宿,并進行拍攝工作。作為報酬,劇組提供給村民8000元錢。
同行的趙同學說,31日下午劇組離開前,在山腳下被一輛轎車攔住。“一位村委會干部說讓交2000元錢再走。”趙同學說,該村干部隨他到山上找到導演王夏,商量費用事宜。
王夏說,村干部到達后,執意要求劇組交納費用。出于自身安全考慮,他們當時沒有報警,“十幾名同學把身上包括10元、5元的零錢拿出來,湊夠2000元給了他”。
另一位同學說,交過費用后,山腳下阻攔的車輛被開走。
無強制收費事前有協商
南窖鄉政府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經向水峪村村委會核實,不存在強制收費行為。當事大學生拍攝微電影前到過村委會,村委會考慮到為劇組提供必要的服務,與劇組代表協商后確定收取2000元費用。
村委會一位負責人說,2000元費用為場地費和取景費,還包括停車、糾紛調解等費用。24日左右大學生到居委會時,同意交付2000元費用,但對方提出刷卡。因村委會沒有POS機,大學生承諾第二天將錢送到村委會。但直到31日劇組完成拍攝即將離開,仍沒有人將錢送來。
王夏對上述說法表示否認,其稱當天在村委會并未同意交付費用,“我對村委會人員說,我們要回去協商一下”。
大學生質疑糾紛調解費
王夏說,之所以沒有交費,是因為劇組認為此項收費不合理。其稱,村干部說的“糾紛調解費用”讓她不理解。劇組攝像師說,微電影80%的場景是在劇組住宿的村民家拍攝,另外的場景選在其他村民家或村里山路上。所有場景拍攝前劇組均和村民打過招呼,征得同意并答應支付相關電費、水費等后才開拍,整個拍攝過程未和任何人發生矛盾或糾紛。“所以不明白他們說的糾紛調解費是怎么來的”。
村委會向劇組提供的收據顯示,“交來”一項為“拍電影場地費”。王夏認為,劇組拍攝的主場地是提供住宿的村民家里,對方收取的8000元錢已包含這一項,村委會再次征收更是沒有依據。
對此,村委會回應,水峪村是歷史文化名村,近幾年有很多劇組來村內取景,對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幾年前村委會決定向來取景的電影劇組收取一定的費用。
南窖鄉政府一位負責人稱,鄉政府沒有明文規定村委會是否能收取費用,費用的收取系村委會和劇組自行協商決定。收取的費用將統一打入村委會賬戶,用來解決村內的環境衛生和建筑維修。(張恒)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