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8月29日),嶗山一中、嶗山二中、青島高新職業學校移交協議正式簽訂。青島市教育局局屬高中階段學校數量從現有的28所變成了31所。特別是普通高中從13所增加到了15所,包括青島一中、青島二中、青島三中、青島六中、青島九中、青島實驗高中、青島十六中、青島十七中、青島十九中、青島二中分校、青島三十九中、青島五十八中、青島六十六中以及新增加的嶗山一中和嶗山二中。
嶗山區三所學校劃歸市教育局
“3所學校行政管理權的移交,是全市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帶來的變化之一。 ”市教育局副局長周民書介紹,嶗山一中等3所學校的移交,將有利于進一步統籌全市高中教育資源,優化教育布局,促進高中多樣化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提升3所學校的管理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和辦學質量。 “滿足嶗山區市民對于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同時高中布局的調整,勢必帶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發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在嶗山區就業創業,推動嶗山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 ”
四區學生可選擇普高增至15所
“移交后,嶗山一中、嶗山二中兩所學校將面向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和嶗山區招生。 ”周民書說,從2017年開始,嶗山區的高中招生將與市南、市北、李滄三區的招生統籌進行,嶗山的學生既可以報考嶗山一中和嶗山二中,也可以報考市內三區的其他局屬高中。與此相對應,市內三區的學生可以報考原來的局屬高中,也可以報考嶗山一中和嶗山二中。這意味著,對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和嶗山區的初三畢業生而言,他們可以選擇的普高數量達到了15所。不僅局屬普高的隊伍進一步壯大,隨著青島高新職業學校劃歸局屬,局屬職業學校的數量也從15所增加到了16所。其實早在2013年,青島高新職業學校就納入到了全市統籌的中職招生平臺中,劃歸教育局局屬后,招生政策將不會有太大改變。
嶗山一中:
打造人文與科技兩大特色
“學校劃歸市教育局管理,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嶗山一中校長黃杰看來,成為局屬學校后,學生生源受制于嶗山區內的歷史將被改寫,學校老師也有了更多參與全市教育教學活動的機會,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學理念的轉變都大有裨益。除了看到機遇外,作為校長,黃杰也感受到了學校劃歸局屬后的挑戰。 “招收學生身份的改變,勢必挑戰老師原有的管理意識和教學觀念,這些對老師們來說都是挑戰。同時與其他局屬高中之間的競爭也會加大。 ”熟悉嶗山一中的市民都知道,學校還有另一個名字——曲阜師范大學青島附中。作為青島最早與大學合作辦學的高中,嶗山一中充分發揮與文化名校曲阜師范大學聯合辦學的優勢,開設了特色國學班,依托孔子研究院開展國學教育,現在已經有了兩屆畢業生。“從今年國學班畢業生的情況來看,全班一本升學率達到70%,100%的學生達到二本線。”黃杰透露,在原來僅在嶗山區招生生源受限的背景下,國學班的學生升學率仍然非常可喜。除了人文特色外,學校打造的科技班同樣成果顯著,依托與海爾集團合作的優勢,科技班學生僅一年就拿到了50多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嶗山二中:
遷新校歸局屬迎來全新機遇
與嶗山一中一樣迎來全新機遇的還有嶗山二中,其實就在兩個多月前的6月20日,嶗山二中才剛剛遷入新校。嶗山二中新校也被周民書評價為 “市內硬件最一流的高中”。校長馬志平介紹,現在嶗山二中新校園占地102畝,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總投資近4億。學校先進的辦學條件為下一步吸引優秀生源和教師創造了條件。同時也有利于學校信息化教育的推進,現在嶗山二中新高一全部實現了pad進課堂。 “新校的啟用,為下一步學校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F在又劃歸市教育局,這對學校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發展契機。 ”馬志平說,嶗山區與市內三區統籌招生,為學校發展創造了良機。 “原來學校只面向嶗山區招生,招生面窄,優生數量少,老師的積極性也受到一些影響。 ”將來生源范圍更廣,學校也會借此契機激發內部活力。未來的3到5年,嶗山二中將依托華東師范大學戚業國教授團隊,對學校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借助此次劃歸局屬的契機,實現學校提檔升級。
高新職業學校:
優勢專業將有更大發展空間
青島高新職業學校校長蘭明傳說,其實早在2013年,學校就納入到全市統籌的招生平臺中,2013年以前市內三區的學生只是個位數,這幾年逐步增加,今年招生的1000人中,市內三區生源增加到了200人,占到了全校當年招生總人數的五分之一。 “除了眼下有3個3+2專業外,下一步我們還將探討3+4和現代學徒制的試點。 ”在蘭明傳看來,劃歸局屬是學校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借助市教育局的資源,將有望解決學校專業課師資不足的難題。在學?,F有的名牌專業服裝、汽修、計算機的基礎上,青島高新職業學校還將進一步探索國際化辦學,將眼下已有的韓語班和日語班進一步做大做強。在汽修專業上,在原有的空調維修這一強勢方向之外,還將開設噴涂、烤漆等新的方向。同時計劃增設電梯、物聯網等專業,培養眼下緊缺稀缺行業人才。蘭明傳說,有了足夠的生源后,學校的服裝、計算機、汽修等優勢專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