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女孩新羽成為了一名高一新生。對媽媽陳女士來說,生活突然清閑了許多。“以前每天早上六點半就要起床為女兒準備早飯,現在天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上個月,陳女士還跟丈夫去周邊玩了兩三天,“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對新羽來說,一個更加豐富緊張的世界到來了。更多的新朋友、更緊張的學習,讓這個第一次離家住校的女孩忙碌不已。學校的社團活動更讓她倍感新鮮,“以前辦活動,老師帶得多,現在都讓我們自己組織。”她加入了學校的英語社,“我們正在排一出英語話劇,據說之后會在每個班級播放。”
壓力
緊湊的時間表和糾結的分科
進校軍訓第一晚,新羽半夜4點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原來從來沒有住過校的她倍感軍訓地的居住地環境“惡劣”,她失眠了。與新羽一樣的新生不少,“有的女生半夜爬起來在操場散步、吹風。”不過在交到新朋友之后,這些不適應很快被拋到了腦后。在龍泉軍訓時,一個大寢室住10個人,一群人很快就打成一片。“上了高中大家更懂事了,能聊的話題也多,熟得很快。”新羽說。
如今,新羽的高中生活遵循著嚴格的時間安排:午飯時間50分鐘,晚飯時間40分鐘,晚上10點下晚自習,晚上11點準時熄燈睡覺。這跟以前是完全不同的。畢竟上初中時,吃了午飯還有自由活動時間,晚上回到家先玩一會兒再寫作業也是可以的。除了緊湊的時間表,高中的課業壓力也明顯增加。“一些課程變難了,老師通常又講得比較快,不專心的話很容易聽不懂。”同學帶來的競爭壓力也更為明顯,“身邊厲害的同學不少,他們上課認真,考試成績也好。”
雖然才入學一個多月,高一新生們已經要面臨第一個重要選擇:分科。新羽說,這個學期就要分科了,她喜歡語文、英語,但覺得數理化也應該學好,“挺糾結的。”
新鮮
加入英語社并排練英語話劇
高中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是讓新羽最感新鮮的事之一。“初中的社團活動主要是老師在帶著做,現在都讓我們自己組織,同學之間可以自由交流想法。”新羽加入了學校的英語社,最近的主要任務,就是排練一出英語話劇,“我在里面演一個配角,據說會拍成短片,在秋季運動會期間會在學校每個班級播放。”
在新羽看來,就像社團活動一樣,進入高中很多事都需要自己拿主意、主動安排了。比如課前預習,“現在上課內容多、老師講得快,每堂課前都必須預習,但這個只能靠自覺。”
高中生活是忙碌的也是新鮮的,新羽不好意思地笑著說,雖然是第一次離家住校,也沒有太想家。“就是每天在學校都吃得差不多,一到吃飯時,就經常會想念媽媽做的菜。”
家庭變化
孩子住校了 夫妻倆有時間出游了
新羽上高中住校后,媽媽陳女士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了,她笑言還有點不適應:“以前孩子上初中,我每天早上六點半要起來給她準備早飯,下午又要急著回家做晚飯,每天還要監督她學習?,F在突然好像什么都不用管了。”閑下來后,也有時間出游了。上個月,陳女士和丈夫還去什邡玩了兩三天,“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父母的擔心總是有的。“女兒剛去學校時,我就擔心她不好好吃飯,晚上睡覺會不會著涼感冒。”不過,女兒的表現讓陳女士漸漸放心,“我感覺她有了一些變化,懂事不少。”住校以來,每個周末都會回家,“現在回家,她早上起來都會自己把被子疊好;回校前也要自己收拾東西。”這些習慣,在以前都是沒有的。這讓陳女士感到,父母也需要適應放手,“有時候我們以為的幫助,其實孩子并不需要。”
現在,每次陳女士跟丈夫送女兒去學校,都會被女兒要求只準送到校門口,“再重的東西,她都堅持自己提到寢室。女兒覺得,還要父母幫忙提東西到寢室,是很丟臉的行為。”
老師建議
孩子應盡早學會自我管理 家長也該學會放手
西北中學高一年級班主任肖萍認為,“初中的老師和家長跟孩子跟得很緊,而高中老師教學方式更加開放,可能就不會像之前那樣時刻監督。”肖老師說,對于高中學生來講,最關鍵的是要及時轉變,培養起獨立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學會自我管理、獨立思考,“高中要學習的內容更多了,又都比較艱深,如果學生沒有主動鉆研的勁兒,在學習上就很容易落后。”
肖老師建議,進入高中后,家長應更多地學會放手,“曾經有家長開學時填表也要幫孩子填。”肖萍說,在孩子建立起獨立的學習生活方式時,不光孩子要學會“斷奶”,家長也應學會“斷奶”。
記者手記
有目標有壓力 孩子其實很自在
要采訪一個高中學生還真不容易,因為他們太忙。對新羽的采訪,是瞅準了下午5點半到6點這半個小時完成的,因為這個時候他們才有下課吃飯的短暫時間,然后又要趕回教室上晚自習,直到晚上10點。
像所有的媽媽一樣,陳女士最關心女兒離家后能不能照顧好自己,她甚至擔心孩子晚上會不會因為掀被子而著涼。畢竟,之前的10多年里,都是她料理著女兒生活中的大小事務:從起床睡覺、一日三餐,甚至到檢查作業。在孩子年幼時,這種“家長包辦”式的親子關系模式在中國家庭中普遍存在。
隨著孩子進入高中,許多孩子在這個階段真正離家,開始住校生活,此前的模式必然被打破。打破后如何?我看到,第一次住校的新羽,過得很自在。她跟我說起新交了不少朋友,說起在社團里的活動,甚至還談了學習上的壓力和分科的考慮。聽得出,她對高中生活有自己的安排和目標。陳女士見證了孩子的變化。她發現,當自己像以往一樣想幫忙收拾東西時,女兒反而不需要了。
其實當父母真正放手后會發現,孩子們是樂于獨立的,新環境新朋友就是最大的動力。對像新羽一樣剛剛走出家門的孩子來說,能自己搞定麻煩,才是一件很“酷”的事。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