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從科學規劃學校、優化師資配置、創新辦學模式三方面破題,加大力度解決大班額問題。省教育廳公布的《山東省關于解決大班額問題工作進展情況通報》顯示,在新增教師、學校建設竣工數等八項工作進度中,我市各項指標均位居全省前列。
《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明確規定:普通小學每個班級不超過45人,初中、高中不超過50人。我市堅持統籌謀劃、多措并舉,強力推進學校建設和改革創新。截止到2016年8月底,全市統籌解決大班額問題,新建、改擴建學校已開工建設130所、竣工73所,完成投資94億元,新增班級1495個,新增學位69839個,新增教師5634人。2015年全市起始年級班額不超過40人的中小學比例已達到55.6%,市內三區不超過省定標準班額的班級數達到95.8%,全市不超過省定標準班額的班級數達到82.8%。
解決大班額問題,首先從科學規劃學校破題。按照一縣一策、一校一案的要求,我市對城鎮中小學逐一摸底清查,統籌考慮大班額的現狀和推進小班化教育需要,以及計生政策、戶籍制度調整等因素,編制解決大班額問題專項規劃及實施方案,規劃2015年至2017年全市新建、改擴建225所中小學,并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到2017年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結合《青島市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14-2020年)》落實,建立督查考核和定期調度機制,計劃到2016年底新建、改擴建150所中小學。
其次,從優化師資配置破題。我市改革教師選聘方式,實施中小學教師聘用制改革。2015年全市采用聘用制等方式補充用于解決大班額問題的中小學教師3199人,2016年各區市繼續補充中小學教師3100余人,保障了小班化改革和農村學校音、體、美、英語等學科教師需求。我市全面深化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輪崗,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我市2015年校長和教師交流輪崗比例分別達到36.7%和16.3%,其中骨干教師占32.8%,分別比上一年增長14個、4個和6個百分點。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區。
此外,從創新辦學模式破題。我市積極推進小班化教育改革,建立小班化教育經費長效保障機制,將實施小班化教育的義務教育學校和普通高中公用經費分別提高至非試點學校的1.2倍和1.9倍,并按每班3萬元標準給予課程改革專項補助,保證小班化改革的推進。全市374所中小學參與試點,普通中小學起始年級班額不超過40人的學校比例已達到55.6%。(記者 劉淼)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