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昨天發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結果顯示第三季度勞動力市場繼續保持需求大于供給的局面,景氣程度企穩回升,其中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就業形勢最好,受經濟新動能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等行業體現了較好的就業狀況。
交通運輸行業用工潛力大
“總體來看,在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的進程中,不同行業間的就業景氣兩極分化現象依然明顯。就業形勢最好的行業仍然為互聯網/電子商務,就業景氣指數為7.28。”智聯招聘相關專家介紹說,能源/礦產/采掘/冶煉行業的就業景氣指數仍然最小為0.20,表明隨著煤炭、鋼鐵行業“去產能”政策的實施,相關行業的招聘需求人數遠遠小于求職申請人數,就業形勢仍然相對嚴峻。
2016年以來,以共享經濟、VR、AR、直播平臺等為代表的新型互聯網經濟在中國迅速發展,成為拉動行業發展的新引擎。第三季度IT互聯網的用工需求同比增加45%,持續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具體來看,互聯網/電子商務和計算機軟件行業的就業形勢最好,用工需求分別同比增加55%和49%,而受資本驅動影響最大的網絡游戲和IT服務行業的用工需求增幅僅為16%和3%。
同時,受到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影響,交通運輸行業也新增了大量與電商、物流相關的招聘職位。作為我國“穩增長”的利器,交通運輸行業用工需求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了74%,雖然職位總量遠低于IT互聯網、金融、房地產等行業,但行業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新一線”房產行業用工增33%
數據顯示,隨著經濟發展趨于穩定,在生活成本、生活環境、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對企業和人才的需求量和吸引力也在逐步提升。尤其在樓市回暖以及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帶動下,二三線城市的用工需求延續了今年上半年快速增長的態勢,就業景氣指數最高,分別為1.63和2.22,二線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用工需求同比增長分別為46%與73%。
與此同時,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用工需求同比增長速度僅為20%。其中IT服務、網絡游戲、房地產/建筑、醫藥/生物工程、耐用消費品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人力成本上升、辦公場地費用增長以及激烈的競爭環境正在促使一些企業加速逃離一線城市。
從不同城市來看,第三季度房價上漲對就業的推動作用也有顯著差異,一線城市遇冷,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火熱。一線城市由于土地資源緊張,新增樓盤較少,房屋交易多集中于二手房交易,對建筑、建材、工程等行業拉動影響較小,因此行業用工需求反而同比下降了5%。相比而言,新一線城市的在線招聘職位數量同比增長了33%。
微型企業就業形勢最好
從不同規模企業就業形勢分析來看,第三季度微型企業(企業規模20人以下)的就業景氣指數最高,為3.11,大型企業(企業規模10000人以上)的就業景氣指數為1.42,中型企業(企業規模500-9999人)和小型企業(企業規模20-499人)競爭相對激烈,就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01和0.84。數據顯示,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增大,公司的招聘增長速度出現下滑趨勢。
“船大難掉頭”導致在經濟調整中,大型企業的擴張面臨瓶頸,第三季度小型企業用工需求同比增長34%,而中型企業的用工需求同比增長17%。小企業對用工需求的井噴式增長主要是大眾創業的結果,說明作為創業的主陣地,眾多互聯網公司從成本與收益的角度都選擇了小而精的團隊模式。
另一方面,微型企業的就業景氣指數從上季度的3.58小幅降低到3.11,主要是因為招聘需求沒有大幅波動,但求職人數的比例有所增加,導致指數有所降低,既反映出人才對微型企業的認可度在不斷上升,也反映出伴隨經濟轉型的深入,我國的產業類型正在從勞動密集型轉變為知識密集型,人才質量正在取代人才數量,成為企業最為看中的資源。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