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中小學舉辦開放日 邀家長進校園"挑刺兒"

    2016-11-03 16:34:57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可可

    \

    學校辦學怎么樣,家長不用僅聽孩子回家說,可以自己親身感受。為拉近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距離,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我市中小學校紛紛舉行各種各樣的開放活動,邀請家長走進校園、班級“挑刺”。不同的是,小學生家長更多注重親子互動,中學生家長則更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

    現場

    百名家長進學校做游戲

    上周,青島宜陽路小學舉行校園開放日活動,300多名家長一早就趕到了學校門口。和想象中不同的是,宜陽路小學的開放日,正好是學校的秋季趣味運動會。宜陽路小學校長孫瑜告訴記者,市北區教育局在全區所有學校開展“大手拉小手、提高滿意度”工作,每月學校都會根據不同主題,開放校園邀請家長參加。在當天的運動會現場,除了孩子們根據班級展示風采外,學校還特意請來了趣味運動專家,根據年齡特點,設置不同的運動科目,讓家長和學生一起完成,在互動中加深親子感情。

    相比小學開放日,中學生因為學業壓力較大,家長在開放日關注的重點也和小學不同。上周,青島第二實驗初中也舉行了校園開放日。“其實,應該叫校園開放周,整個星期我們都邀請家長走進學校。 ”市第二實驗初中校長戰志蛟告訴記者,每月的最后一周都是學校的校園開放周,各個班級在開放周內選擇一天作為班級開放日,邀請家長參加班級組織的活動。每個學期四個月,學校一共會組織四次開放周活動。開放周還要求家長到校后完成“三個一”的工作。即:與學生們共聽一堂課,與至少一位任課老師溝通交流,提出一條寶貴建議。通過零距離接觸,家長們可以了解學校的師資與教學管理,熟悉學生在校生活及學習情況。一些家長提出的改進意見或建議,學校也會認真考慮,及時作出調整。

    故事

    家長挑刺后學校調整飲水機溫度

    “學校環境和就餐等情況,家長們一眼就能知道,其實每個家長關注的,都是自己孩子的學習環境。 ”市第二實驗初中教導處主任丁臺會告訴記者,開放日期間,多數家長會選擇和孩子同上一堂課,以便觀察老師講課和孩子學習的情況。聽講過程中,家長們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久前,該校七年級九班的一名家長,在參加開放日活動時發現,學生課桌空間不夠,無法存放所有的課本。每到課間休息時間,學生都會扎堆到原本用來放置物品的壁櫥內,尋找下節課的課本。這名家長想到了自己在網上看到的分層袋,于是向家委會反映,希望能先征求其他家長意見,統一為孩子購買分層袋,懸掛在課桌旁。孩子們就不用再到壁櫥內去尋找下節課的課本了。 “像這樣的好點子,在班級試點成功后,學校家委會正在考慮在全校推廣。 ”戰志蛟表示,無論事情大小,只要家長或家委會提出意見,學校都會及時參考。學校在走廊安裝了直飲水,提供熱水,該校九年級九班的家委會提出,學生體育課下課接到的熱水溫度過高,不適宜直接飲用,學校立即調整了飲水機的水溫。

    初衷

    學校辦得好不好家長口碑最重要

    開家長會,一直是學校與家庭互動的紐帶。 “以前我們的家長會是這樣的:‘教師講、家長聽’,把學生置于門外,教師向家長片面地表揚、批評部分學生。 ”一名初中學校校長告訴記者,很多家長在會后對孩子轉述老師的意見時,只講關于孩子不足之處的談話,而只字不提老師對孩子進步的表揚之言。

    “其實,家長對學校發展有著直接和重要的影響,學校辦得好不好,家長的口碑最重要。 ”戰志蛟說,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學校辦得越好,家長參與的積極性越高;而家長參與越深入,對學校的支持也越大,學校也就能辦得越好。這就需要學校開辟更多的途徑,搭建更多的平臺,使家長積極地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為此,學校每月都舉行校園開放活動,家長可根據自己的工作實際,在一周內選擇合適的時間,提前“預約”來校。入校后,家長可隨意參觀,深入了解自己孩子和同學們的學習與生活動態,更可以對班內生活提出個人的意見,與班主任、同學做細致交流。“一上午聽了四節課,中午又在學校食堂體驗了學生午餐,把孩子放在這,我很放心。 ”市第二實驗初中七年級六班學生孫藝博的母親左女士參加了上周的校園開放活動,她告訴記者,孩子從嶗山實驗小學畢業后進入市第二實驗初中,此前因為對學校缺乏了解,經常會在孩子回家后詢問其學校內的情況。花一上午時間和孩子一起聽課、吃飯后,她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了。

    戰志蛟告訴記者,校園開放日的開設,使得家長和學校站在“為了孩子的成長”這一共同點和共贏點上,無疑打破了家校間可能存在的分歧,改變家、校雙方因孩子產生的對立情況。家長們走進學校、走進課堂,給學校的教學帶來新鮮的活力,他們所提出的建議、意見代表了學校教育的需求。 “校園開放日用包容的姿態,使得學校和家庭攜起手來,這是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對于孩子的成長更是至關重要。 ”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