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為父母洗腳成小學生作業 女教師:先教如何做人

    2016-11-17 09:53:20
    來源: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可可

    點擊進入下一頁

    張燕

    師德楷模故事

    人物:張燕

    單位:達州市通川區實驗小學

    達州市通川區實驗小學的語文教師張燕,從教19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班級管理卓有成效,所帶的班級在各項評比中成績優秀,在常規管理考核中名列前茅,在平時階段性學習考試中遙遙領先。曾被評為達州市級骨干教師、達州市“優秀科技教師”,還獲得過“第三十一屆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大賽獲輔導教師”二等獎。在教學生做人方面,張燕老師有她自己絕招。14日,張燕接受了記者采訪。

    教學生感恩

    為父母洗腳成為家庭作業

    “和中學生不同,小學生更需要耐心引導,而且要講究方式方法,我的方法就比較特別。”張燕說,她教出來的學生,都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懂得感恩,這與她的教學方式分不開。“低年級的學生,我會教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給父母拿拖鞋、倒水;高年級的學生,我會讓他們回家為父母洗腳,并讓他們寫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張燕除了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外,還會從自己的生活中選取題材,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樂于助人的故事,就會在課堂上講給學生們聽,讓他們懂得如何幫助他人,做一個真誠的、充滿正能量的人。”張燕說,從教19年來,無論是教哪一個班的學生,她都會首先教大家如何培養好習慣,如何做人。

    “我也會以身示范,把我自己的一些正能量故事講給學生們聽。”張燕告訴記者,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但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給他們講道理,大家都會樂于接受。在教學生們運用字詞句的時候,她也會啟發大家與生活聯系起來,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活學活用也因此成了學生們最大的特點。

    與家長互動

    “淘寶體”拉近雙方距離

    “我是最近幾年才接觸微信這些社交軟件的,以前甚至都不用手機上QQ。”提及與家長互動的方式,張燕顯得有些難為情。張燕說,她所在班級的家長,絕大多數都是“80后”,手機社交軟件成了家長們常用的溝通平臺,她不得不迅速為自己充電,并學會了用“淘寶體”和家長們溝通,這樣既拉近了家長和老師的距離,又讓自己跟上了新時代的步伐。

    “不少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太高,給了學生不小的壓力,這是我不提倡的。”張燕說,在具體工作中,她經常利用各種機會與家長溝通、互動,引導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的負擔。在學習上,張燕則特別注重與家長的配合,“我會首先用我的方式幫助學生進步,實在不行了,我才會請家長一起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管理過程中來。”

    “相比優生而言,我對差生的鼓勵會更多一些。”張燕舉例說,曾經有一位家長,特別希望他的孩子能考上達一中,但學生的成績又不盡人意。對此,這位學生每一次有進步的時候,張燕便進行鼓勵。該學生表現好的時候,張燕還讓班干部對其進行獎勵。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的努力,這位學生最終以理想的成績考上了達一中,結果皆大歡喜。(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曾業 攝影報道)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