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探訪青島歷時最長創客節 4萬學生爭相"露一手"

    2016-11-27 09:11:54
    責任編輯:可可

    \

    李滄區中小學生創客節閉幕式精彩紛呈,吸引了不少科技迷。

    \

    學生操作迷你機床,當了一把小創客。

    大到社會創新,小到學生學習,“創客”一詞已經深入人心。而對于青島的中小學生來說,創客教育已經慢慢滲透進了日常教育教學甚至學生的學習生活。到底創客能給中小學生帶來什么?11月26日,歷時半年的李滄區中小學生創客節閉幕,創客成果、有趣的科技活動進行了集中展示、集中嘗鮮。記者深入采訪,探究新鮮好玩的科技特色活動帶給學生和學校的改變。

    -現場

    智能機械臂可以3D打印

    11月26日上午,2016年李滄區中小學生創客節閉幕式暨成果展示活動在青島王埠小學舉行,來自全區各中小學的千余名同學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科技作品,充滿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讓前來參觀的家長和同學們目不暇接,猶如置身科幻世界。記者也來到現場逛了一圈,發現了不少新奇的科技。

    學校風雨操場的入口處,幾個小學生圍住一堆零散的塑料積木,你一句我一句地商量,他們正在進行創意搭建,將自己腦袋中的創意用積木搭建表現出來。一旁的VR虛擬技術體驗也非常熱鬧,眾多小學生戴上VR眼鏡體驗虛擬飛行的感覺。記者注意到,一個展臺旁,不僅聚集了不少小學生,甚至還有不少家長,湊近一看,這是一堆縮小版的數控機床、機械臂、車床,不少孩子在機器前忙著切割木板。

    “這是智能機械臂,可以實現3D打印、激光雕刻、畫畫等功能。”負責老師說,這些機器都是專門為中小學生開發的,通過簡單編程來實現操作,越來越多的高端機械機器變得“平民化”,走進中小學生的世界?,F場還有沙畫制作、科普小實驗、智慧電子等多達數十種科技產品,讓前來體驗的同學們過足了癮,不僅能看,還可以上手體驗。

    -成長

    玩轉創客活動利于學習進步

    創客教育在職校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當天現場還有青島電子學校的高中生為初中生和小學生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和令人稱奇的科技小實驗。“來,你試著用手左右晃一晃???這些LED燈變色了吧。”電子學校高三學生陳乾制作的“光立方”可以通過動作傳感器來統一改變LED燈的顏色,吸引了不少小學生前來請教。

    陳乾說,他是學校“智慧電子創客工坊”社團的隊員,計算機專業,學校倡導創客精神,他們在平常的學習中加入很多技能操作,編程、運用傳感器都不是難事。他所在的社團還制作了“光感風車”、“香蕉鋼琴”等作品。

    閉幕式的展示活動中,四軸飛行器不時騰空而起,吸引了很多同學的目光。正在操作飛行器的孩子是來自永和路小學的李高健,他剛剛拿下了山東省機器人比賽青島站無人機項目的一等獎,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無人機小達人和發燒友。“玩無人機,參加創客活動讓我收獲了很多,玩飛機時必須異常專注,這種鍛煉讓我在日常學習中也能更加集中精力。”對于兒子學習科技類知識,李高健的爸爸李正林非常支持,他認為孩子爭當小創客不僅能夠收獲自信,還能開拓視野、開拓大腦,對學習有積極作用,這是孩子參加創客活動的最終目的。

    -做法

    全區4萬中小學生全員參與

    李滄區教體局局長韓川德表示,創新已成為時代的主題,如何讓創新理念滲透到中小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真正為學生而用,李滄區教體局一直在探索。“李滄區教體局提出‘多彩教育’理念,各學校通過豐富的課程和活動全面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形成了濃厚的校園創客文化氛圍。”

    今年5月,在2016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青少年未來工程師創客挑戰賽上,由李滄區科技館和滄海路小學全力組建的滄海路小學創客社團一舉奪得小學組冠軍和季軍。7月,山東省首個青少年航海模型培訓基地落戶李滄。“李滄科技教育的突出實力來源于多年來持之以恒的科普基地建設、創客教育普及。”韓川德說,如何動員所有的學生參與到創客活動中,搭建一個好的平臺很重要,全區45所中小學近40000名中小學生全員參與是李滄區科技教育的特色之一。

    據李滄區科技館館長孫健介紹,李滄區從2014年開始舉辦中小學生創客節,每一屆都歷時6個月,是全市歷時最長的創客活動。今年該區的創客節有創新與藝術、創新與工程、創新與生活、創新與信息技術四大板塊,先后開展了網上科普知識競賽、科技征文、科普論壇等14大類別系列活動。

    -保障

    42名科技教師分布教學一線

    “重硬件建設和全區科技學習氛圍的營造,使李滄區45所中小學科技教育得以均衡發展。”孫健說,光硬件和活動的拉動是不夠的,使學生們愛上科技,喜歡動手動腦參與科技研究活動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師資力量。

    科技專業教師師資培養一直是李滄區打造的重點,42名潛心敬業的科技教師分布在全區中小學教學一線,支持全區科技教育走在全市前列。11月16日當天,來自中國臺灣的大學科技老師為李滄的中小學生帶來了一堂趣味叢生的科技興趣講座。“借助高校和社會各界科技專家優勢,我們建立起以學??萍驾o導員為主力,引入國家深潛基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軍潛艇基地、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專家為導師,打造了多元科技團隊,合力推進李滄科普教育的發展,建立區、校兩級創客教育聯盟。”孫健說。

    據介紹,在學校層面成立以信息技術、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科學、綜合實踐學科為主,匯聚語文、數學、藝術等其他學科的創客教育團隊。使學科教學與創客教育緊密結合、互為補充和深化,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趨勢

    全方位支持創客教育

    創客教育、創新意識深入中小學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不僅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推動個性發展有重要作用,也和中高考改革強調的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錄取參考的理念相契合。在教育發展中,如何搞好創客教育,不能“散養”,專業發展和系統成長是趨勢,青島也在這些方面創新。

    11月25日,以“創客教育——引領創業創新教育再出發”為主題的教育論壇在青島廣播電視大學(創業大學)舉行,當天青島市教育學會創客教育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鄧云鋒在會上指出,委員會成立后,各理事單位將結合青島創客教育實際,建立創客多元教育平臺,以創客潛能心理測評系統為依托,從素養測評、資源推薦、教師培訓、活動組織等方面,為青島市教育系統規范地開展創客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