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課堂搬進考察船,39中連線“決心號”感受海上科考實況
你知道海上科考船長什么樣嗎?科研人員在海上科考要經受哪些困難?3月24日下午,青島39中把海洋課堂搬到了千里之外的南海“決心號”考察船上。39中的學生通過現場連線的方式,跟隨科研人員感受海上科考實況。
“我們為什么要進行海洋鉆探?海底的巖石為什么值得我們研究?”3月24日下午,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博士楊金玉為青島39中高一學生做了一場《地質革命之旅》的海洋科普講座,講解了地質演變的一些內容。而現場與正在南??疾斓?ldquo;決心號”連線,更是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
隨船科學家張翠梅向在場的學生講解了船上的構造。“我們此次打算在南海打四口鉆井,研究不同地點的地址結構,現在正在打第二口井。”張翠梅說。而她還專門“帶領”學生參觀了船上的化學實驗室、古生物實驗室、鉆井平臺等。船上的科研儀器和巖石樣本則讓學生們驚呼不已。“船上的實驗設備挺有意思的,如果有機會真想上去看看。”現場一名同學告訴記者。張翠梅船上展示的紙杯,更是讓學生們震撼。一個巴掌大小的紙杯放到幾千米的地下,在壓力的作用下,就被擠壓的只有指頭肚大小。
張翠梅介紹,考察船會通過鉆井的方式,取得不同深度的地芯巖石。隨船科學家則會根據自己的研究需要,截取不同深度的巖石樣本,研究巖石內特殊氣體的含量、碳酸鹽的含量等。據了解,此次決心號大洋鉆探船上有來自中國、美國、德國等13個國家的66名科考人員。
“游覽”大洋鉆探船結束,學生們還現場提問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聽了張老師的講解很有感觸,海上科考確實挺辛苦,我想知道海上科考會不會遇到什么困難?”“海上鉆探會不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影響?”對于學生的提問,張翠梅也都一一作了解答。“第一次參加這樣的連線,感覺特別新奇,特別有意思,有機會親身到船上看看就好了。”高一5班劉學東告訴記者。
對此,青島39中校長白剛勛則表示,跟在南海的鉆探船連線,把學校海洋課堂搬到考察船上,確實是機會難得。“學生們在教室里就可以看到科考船內部是如何運作的,船上的鉆井平臺是如何運行的,互動時他們也顯得很興奮,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將學生們的學習空間延伸拓展。”白剛勛說。將來,學校還有可能會將學生課堂拓展到南極,讓學生更深地體會科考的過程。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編輯:帛幼]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