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選錯專業或遭遇退檔 本科線附近考生填報有門道
5日、6日這兩天,過了本科線的高考考生和家長們進入最緊張的時間。根據安排,7月5日-6日,填報文理類本科普通批(含地方農村專項計劃)、藝術類本科普通批、體育類本科、春季高考本科首次志愿,填報自主招生批(含高校專項計劃)志愿。
每次檢索后要降分錄取?部分高校采用這一方式
聽說專業每次檢索的時候都要降2分,是這樣嗎?”有考生打來電話咨詢。據了解,目前高校專業錄取的主要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和所填報的專業志愿,同時還要參考體檢情況、單科成績、政治思想表現等一系列因素。
在此基礎上,各高校對進檔考生進行專業分配一般有三種方式:專業優先(即專業清)、分數優先(即分數清)、專業級差。而考生所聽說的“降2分”,其實就是專業級差方式。山東大學采用的就是這種錄取方式。山東大學以第一學校志愿調檔的考生,專業(類)分配按照“分數級差”的原則進行,第1-2專業(類)志愿的分數級差為2分,第2-3專業(類)志愿、第3-4專業(類)志愿的分數級差均為1分,其他專業(類)志愿的分數級差為0分。也就是說,如果650分的考生第一志愿沒有被錄取,檢索第二志愿時,就要降2分,和其他第一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以648分來等待錄取。如果還沒有錄取,就要再降1分,以647分和其他考生一起檢索。
專業志愿優先(專業清)是首先將考生按所報第一專業分類,在各專業中按成績排隊,超過計劃數的考生過濾出來。第一志愿專業處理完后,將所有未定專業的考生按其第二志愿專業分類,以此類推。山東交通學院采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分數優先是指所有考生按成績排隊,所有專業同時錄取。這種方式總是照顧高分考生,第一名考生未安排專業前不考慮第二名考生。山師大采用這種錄取方式。一般情況下,一所高校在某一批次錄取時,只能采取上述三種方式之一。
本科線上考生都能上本科?或有2.1萬人上不了
根據省招考院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考成績分數段表,約有22.9萬名考生在本科線上,但是,按照招生計劃1:1.1的比例,大約有2.1萬人上不了本科。
那么,本科線上的考生該如何選擇學校呢?對文科生來說,可以報考一些理工類的冷門院校。對理科生來說,可以選擇報考偏遠學校,錄取幾率大一些。而近年來興起的“中外合作辦學”、“校企合作”等,如果考生家庭條件允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此外,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省內如山財、山師、山建等高校的農村計劃,常會出現壓線錄取且報不滿的情況,考生們也可以酌情報考。
平行志愿沒有掉檔?不服從專業調劑仍有可能
目前,我省在高考錄取中都實行了平行志愿的投檔方式。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報風險,但也并非萬無一失,其中最大的風險就是“退檔后只能參加下一輪錄取”。
那么,這個風險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是因為平行志愿采用“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的規則,進行檢索時,首先對考生按照分數進行排隊,然后根據專業檢索,投檔機會只有一次。
考生檔案投進院校后是否意味著一定會被錄取呢?不一定,這要看考生填報的志愿是否科學合理。比如,當考生檔案投到A院校后,如果填報的都是分數較高的熱門專業,但本人成績達不到所選報專業的要求,或由于單科成績低、身體條件受限等不符合錄取要求,且不服從專業調劑,那么這名考生將被院校退檔。
考生被A院校退檔后,能否再投到B院校呢?不能。因為,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是“實行一次性投檔”。因此,考生一旦因各種原因被高校退檔,只能參加下一輪投檔錄取。換句話說,同一批次平行志愿里雖然可填報多所高校,但考生檔案只投一次,實際只是一個志愿起作用。
另外,萬一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能否退檔再參加下一輪錄取?按照錄取規則,這也是不可能的。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