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網游監管止于紙面 王者榮耀防沉迷舉措真的管用嗎

    2017-07-10 10:13:10
    來源:齊魯網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網絡農藥”《王者榮耀》泛濫調查:網游監管止于紙面

    說起手機游戲王者榮耀,不少人都是愛恨交加。愛它,是因為這款游戲帶給了自己豐富的娛樂體驗;恨它,那是因為他占據了成年人大量的生活時間,也讓很多眾多青少年沉迷不已。本周,這款手機游戲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對這款游戲利弊的爭議也一直持續至今。

    QQ截圖20170708230146_副本.png

    王者榮耀 被指“網絡農藥”

    大飆臟話、瞬間崩潰、毆打父母乃至因游戲中斷而跳樓自殺……自去年以來,一款名為王者榮耀的手機網絡游戲,就不斷的和青少年的負面新聞聯系在了一起,而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這款游戲稱之為“網絡農藥”,認為他嚴重毒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學生家長稱:“大人有時候控制不了,現在有些小孩沒法治。”

    QQ截圖20170708230213_副本.png

    注冊用戶超2億 未成年人熱玩

    6月28日,浙江杭州的一名中學老師在網絡發表文章,痛斥王者榮耀已經成為當代的“黑網吧”,這一文章在網絡上一經發出便迅速引發了極大共鳴。據了解,《王者榮耀》目前是全球下載量最大的手機游戲,僅一季度收入就超過60億元。游戲出品方騰訊官方數據顯示,《王者榮耀》注冊用戶已經超過2億,這也意味著每7個人中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在玩這個游戲。在王者榮耀成為今年全球營收最高游戲的同時,憑借著超高人氣,這款游戲還帶火了新的產業,包括游戲直播、內容解說、電競等,堪稱“指尖上的點鈔機”。

    QQ截圖20170708230340_副本.png

    雖然騰訊公司的數據表明這款游戲的中小學生玩家只占2.7%,但也有報道,小學生玩家占據“王者榮耀”用戶57%以上。在不少小學校園,甚至出現了整個班級都在玩王者榮耀的現象。

    一個小學生告訴記者:“同學們都玩,我在班里跟同學們聊不到一起,所以我就開始玩了。”

    在本周,隨著更多的主流媒體加入到對王者榮耀的批評中去,整個輿論對王者榮耀的負面評價終于了達到頂峰。

    QQ截圖20170708230445_副本.png

    防沉迷舉措 真的管用嗎?

    在輿論壓力之下,7月4日騰訊公司正式宣布,將于以《王者榮耀》為試點,率先推出健康游戲防沉迷系統的三項措施:包括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錄時長、升級成長守護平臺和強化實名認證體系。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防沉迷系統一經實施,專鉆漏洞的灰色產業悄然興起。記者在淘寶網、游戲交易平臺等網站上發現,賬號轉讓、租賃和身份幫驗證等服務,已經明碼標價地在售賣。

    和之前將網絡游戲視為洪水猛獸不同,如今,人們對于網游的看法已經變得非常寬容,一些家長甚至為了省事,甚至讓孩子與游戲日日為伴。殊不知,這種矯枉過正,將會給少年的成長埋下極大的隱患。

    QQ截圖20170708230608_副本.png

    心流:網游讓人產生沉浸式體驗

    心理研究發現,網絡游戲極易讓人進入“心流”狀態。所謂心流,就是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使人忘卻周圍環境甚至饑餓等身體感知,產生沉浸式體驗。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游戲對產生“心流”的各種設計技巧已經駕輕就熟,王者榮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濟南仁和心里咨詢中心咨詢師劉曉明分析:“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當中,都有獲得那種即時的、快樂的需要。工作和學習也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快樂,但是學習和工作過程本身是比較枯燥的,甚至可能會有些痛苦。但是游戲不一樣,比如殺對方一個英雄,搶到對方一個野,我很開心,他可以獲得一個即時的快樂的感覺。”

    QQ截圖20170708230752.png

    網游監管 止于紙面

    “心流”狀態雖然是優秀游戲的共同追求,但對于對身體和心智尚未成熟青少年來說,卻危害巨大。所以,早在2007年,我國家就已經頒布了相關的文件,要求網絡游戲用戶必須進行實名認證,對未成年人游戲時間進行限定。今年5月初實施了由文化部發起的《文化部關于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也規定,要求限制未成年人游戲時間及游戲交易。而在其他國家,限制未成年人長時間接觸網絡游戲也已經成為普遍共識。不過,由于監管難度大,不少法律的還只是落在紙面。

    QQ截圖20170708230636_副本.png

    遏制手游泛濫需要形成合力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雖然部分網絡游戲,也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都推出了實名認證體系和防沉迷系統,但都僅僅是通過對身份證信息進行認定,而無法準確認證游戲玩家是否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防沉迷設施形同虛設。

    事實上,無論游戲防沉迷設置的多么完善,如果沒有監護人的有限監管,一些未成年人仍然能夠想辦法玩到游戲,而類似王者榮耀地黑市那樣的假賬號交易產業也會隨之產生。所以,除了依靠法律規范企業行為之外,包括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各方的共同監管和引導,才是真正的制本之策。

    【編后】網絡游戲并非洪水猛獸,但對于意志力薄弱的青少年來說,也決非健康產品。如何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健康上網環境,讓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是企業、家庭、政府和社會各界需要不遺余力推動的重要使命。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