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60天假期40天在上培訓班 準高一學生的忙碌暑假

    2017-08-06 08:48:31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芃芃

    原標題:60天假期40天在上培訓班

    暑假已經過去了一半,各培訓機構暑期班開班又迎來一個小“高潮”。7月讓孩子好好玩,8月收收心,抱有這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尤其對于即將小升初、初升高的學生而言,如何把握好開學前這個月的時間,提前適應下一階段的學習,備受家長和學生的關注。

    走訪超1/3學生都報暑假班

    “報班之前我在群上問了問,結果十多個同學都說已經報了。”下學期將進入高一的小琪被同學們“學習熱情”嚇到了,趕緊也報了4個培訓班——數學、英語、物理、歷史,每期上兩科,每科20天,前后共持續40天。為了提前適應高中,她還向表姐借了高中的教材進行預習。

    很多人認為,孩子上培訓班多是因為家長“逼迫”,讓孩子們苦不堪言。然而記者采訪發現,事實卻并非總是如此。來自菩提路小學的軒軒這幾天正參加“小升初”銜接班的學習,提前與暑假“說再見”,是他主動的選擇。

    “因為要讀初中了,想提前學新的知識,害怕跟不上。”軒軒說。他報了語文、數學、英語3個培訓班,在未來的10天里,他每天都要從早上到晚。在軒軒班上,有超過一半的同學暑期在培訓班學習。

    小升初學生繃緊一根弦,初升高學生更是上緊了發條。即將入讀廣雅中學的曾儀說,班上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在暑假補課。“我自己想報班,父母也贊同我去上課。因為考上的是重點中學,競爭會比較大,而且聽說高中的學習難度比較高,所以想提前預習。”

    小升初家長應注重心理干預

    銜接班的火熱折射出升學段學生與家長的壓力與焦慮。步入初中,孩子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如何克服困難、盡快適應?具有多年小升初教育經驗的明師教育中考研究院主任符立斌認為,初中階段學習與小學階段差別大,教學內容難度提高,因此學生需要培養獨立自覺的學習意識。而在注重培養學習習慣的同時,適當的心理干預也不可忽視。

    “小學學習內容簡單,得高分也相對容易,然而到了初中,各個年級的下半學期都是一個個分水嶺。初中注重分層和培優,高分不再是每一位同學的專利,只有能快速適應初中課程并展開積極學習的孩子才能拔得頭籌。”符立斌說,心理上的落差,加上青春期叛逆心理,孩子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如何避免孩子的厭學情緒?符立斌表示:“開學前協助孩子做好學習計劃,讓孩子對初中學習的大改變有一定的心理預期,順應孩子青春期的心理變化,讓孩子從‘要我學’逐漸轉變成‘我要學’。要告訴孩子進入新的環境會有個適應過程,對自己不要期望過高,給自己時間慢慢適應。”

    初升高難度激增,應提前準備

    相較初中,高中從原來的五門主科變成九門主科,不少新高一學生已經在了解高中的新科目。“最期待的科目是地理,感覺自然地理的知識比較有趣。最害怕的科目是物理,據說高中物理的知識比較抽象難理解。”曾儀說。

    知識量激增成為初升高學生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明師教育高考研究院教師劉春利表示,高中不僅學科數量增加,而且高中知識內容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幅提高。這使得高中教學的強度變大、節奏變快,很多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

    告別了初中老師的“全程跟蹤”,高中的學習更多要靠學生的自控能力和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劉春利建議,新高一學生應該先對高一知識進行預習,可以選擇參加一些機構的短期銜接課程,也可選擇借助高一課本自學。此外,由于高中學科較多,劉春利還建議學生提前鍛煉時間管理能力,從小事做起,制定學習時間計劃表,學會合理分配時間。

    此外,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劉春利還提醒學生和家長警惕“假期癥候群”。“不想上學,不想復習,拖延作業等都是假期癥候群的‘典型癥狀’。建議家長在開學前一兩個星期內監督改善孩子日夜顛倒的作息時間,提前讓孩子適應上學的作息時間。一旦孩子出現明顯的厭學情緒,不要加以指責,而是耐心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記者陳芳庭 實習生屠樂天)

    [編輯:芃芃]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