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生二胎后家長喊“吃不消” 夫妻做好分工丈夫多分擔

    2017-09-01 07:39:58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二孩時代老師有話說

    \

    肩頭幫老大背著書包,右手環在老二腋下護住,左手拉著磨磨蹭蹭不肯快走的老大……這是早上八點多,記者在浮山路小學門口看到的一幕。伴隨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迎來 “第四名”家庭成員。而隨著老大逐漸到了上學年齡,學校也感受到了二孩的沖擊。記者采訪多所小學發現,班里“非獨”孩子比例正在逐年提高,不少老師提醒,家長在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考慮經濟、生活等因素外,還要更多地關注孩子心理的變化。

    調查:

    班里三分之一孩子非“獨生”

    “我早上剛剛在班里做了個小調查,全班40個孩子,12個家里有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 ”青島海逸學校一年級3班班主任宮玫告訴記者,自己執教17年來,能明顯感覺到二孩家庭在班里比例逐年提高。 “過去非常少,近兩年逐漸多起來,今年比例最高。 ”宮玫介紹,青島海逸學校一年級學生主要來自曉港名城、海逸景園兩個小區。 “我自己也住在曉港名城,隨著曉港名城六期的建成入駐,小區業主里有二胎和正在孕育二胎的非常多。 ”

    “因為一年級剛剛入校幾天時間,老師們對于孩子家庭情況還不是很了解,但據不完全統計,有的班里二孩家庭超過三分之一,接近一半。 ”青島寧夏路第二小學大隊輔導員劉曉艷介紹,在他們學校二孩家庭比例正在逐步上升,在今年的一年級新生里體現得尤其明顯。

    難題:

    生了老二,老大突然“變臉”

    “過去我教中年級比較多,經常遇到班上學生父母生二孩,這時老大行為和情緒都會有些變化。 ”宮玫介紹,班里家長準備要二孩或是剛剛生完二孩后,對老大往往有所忽略,這時老大會出現一系列的微妙變化,敏感的老師都會覺察到。 “上課聽講專注度下降,作業質量也明顯下降,情緒上比較低落。”她告訴記者,因為年齡小,一些老大甚至都不明白自己情緒低落的原因,經由老師引導,才會找到原因。

    “很多家長覺得很困惑,為什么原來懂事的老大突然不聽話了。”宮玫介紹,有的媽媽會反映,原來老大已經適應了分床睡,有了老二后,老大堅決拒絕自己睡,說什么都要跟老二和媽媽擠一張床。 “還有的老大本來很愿意周末去奶奶家姥姥家住,有了弟弟妹妹后,特別不愿意去祖輩家過夜,周末一定要跟媽媽待在一起。 ”她告訴記者,老大這些突然“不懂事”的表現,其實都是對于有了弟弟妹妹后的心理不適應。

    特例:

    生了妹妹,老大喊我“阿姨”

    在采訪中,宮玫也跟記者分享了一個具體的事例。“上學期我班里有個小男孩,媽媽生了小妹妹后,他心情特別低落,對父母的關心很抵觸,孩子一度不愿意跟爸媽說話。 ”宮玫跟家長交流之后才知道,原來自從媽媽懷孕后,夫妻倆就再也沒有帶兒子出去玩過,生完女兒后對老大也有所忽略。宮玫及時跟家長進行了溝通,一方面讓家長多帶著兒子出去玩,另一方面老師在旁做工作,很快小男孩的心結打開,不僅重新意識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還把這份愛傳遞到了妹妹身上。 “小男孩很調皮,但是特別疼愛自己的小妹妹,他在作文里寫到‘每天放學回到家,我都要先抱抱小妹妹。抱著小妹妹,就像抱著我的小女兒一樣’。讓人看了很感動。 ”

    在青島寧夏路第二小學的二孩家長會上,家長李女士分享過一個更加“特殊”的事例。她生完老二月子里正在喂奶,幼兒園放學的女兒趴在床邊,盯著看了一會兒,突然平靜地喊了一聲“阿姨”。從此大女兒再也不肯喊李女士“媽媽”,見到媽媽就喊“阿姨”。這樣家里沒有“媽媽”的時光持續了很久,直到李女士夫妻倆做了無數功課,調整了對兩個孩子的精力分配,才重新贏得了大女兒的歡心。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很久,一家四口也早已適應了這種家庭構成,但李女士在家長會現場說起來,還是唏噓不已。

    心聲:

    兩頭兼顧,家長喊“吃不消”

    “生二胎之前,只考慮到了經濟問題和看護人手問題,生了二胎之后才發現,家長的精力跟不上才是關鍵難題。 ”汪曉雪最近半個月格外忙碌,既要忙著坐月子,又要給開學在即的大女兒貝貝補作業。 “本來老二米米睡了,我應該跟著補會兒覺,但老大貝貝開學上二年級,很多作業還沒有完成,我還要打起精神陪著老大補作業。 ”做手抄表、填寫暑期作息時間表、補充零花錢紀錄,一周時間下來才把作業補得差不多。汪曉雪感慨,從懷孕后期開始,她其實就感覺到了自己對老大的忽略。 “懷孕后期身體比較笨重,上一天班回家非常勞累,輔導孩子功課明顯跟不上,親子閱讀都很難堅持。 ”尤其到了周末,原來可以帶著貝貝出去娛樂、上興趣班,但懷孕后出行不便,老大出去玩和上興趣班的次數也減少了。對老大的陪伴時間減少,陪伴質量更是直線下降。

    家長朱女士的老大9歲,老二4歲。雖然懷孕伊始,朱女士就一直給老大打“預防針”,但真有了老二,老大還是受不了。 “先是老大跟老二爭奪媽媽,無論分什么,老大都覺得自己少了;后來老大上一年級,我們又要解決老大功課輔導的問題;現在老大適應了小學、老二適應了幼兒園,兩個孩子又開始打架,每天都要哭鬧著來找我倆裁定。 ”朱女士最擔心的是,再過兩年,老大小升初老二上小學,全家都要面臨“大考”。 “因為二孩家庭越來越多,我們學校組織了多次二孩沙龍、二孩家長會,請來專家和家長一起分享育兒經驗。 ”劉曉艷介紹,為了應對“二孩時代”,青島寧夏路第二小學多次舉辦各種主題的“二孩家長會”,邀請心理專家或是有經驗的二孩家長分享家教智慧。

    ■老師建議

    夫妻做好分工丈夫多分擔

    二孩家庭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系?記者咨詢了青島市家庭教育講師團首席專家于明東。對于二孩家庭中孩子們提出的“更愛誰”問題,于明東表示:“應該誠懇相告,沒有更愛誰,兩個都一樣。要讓孩子們知道,孩子多了父母的愛并沒有減少,父母的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于明東說,孩子們對于父母都有獨占欲,家長要讓孩子們知道,父母對每個孩子的付出都是全身心的,但可能在時間、行為和物質上略有不同,這些并不等同于愛。

    他還提醒二孩家長,在處理親子關系時,一定不要一味強調讓老大讓著老二、照顧老二。 “老大也是小孩,很難承擔那么大的責任。對老大過分強調謙讓和責任,只會給老大增加壓力。 ”于明東還強調說,對于二孩家庭,一旦遇到關鍵節點時,務必要關注孩子心理變化。“比如說老大今年正好一年級上學,這時要給老大更多的關注和照顧,讓他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諸多變化。 ”

    于明東特別提到,在兩個孩子的相處中,會有打鬧和爭執,家長一定要關注到兩個孩子的生理變化,避免彼此身體上的傷害。“家庭關系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把夫妻關系放在第一位,不要因為孩子多了,就忽略夫妻之間的感情。夫妻關系好的家庭,即使對孩子略有忽略,孩子的成長也不會出現大的差錯。”他建議夫妻一定要在孩子養育上做好分工,不要把過多壓力壓在母親身上。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