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調查:超六成高校學生有創業意愿 二線城市是首選

    2017-09-27 10:14: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超六成高校學生有創業意愿 二線城市是首選

    為探究我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及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情況,全球化智庫(CCG)于2016-2017年分別對國內100所高校及2797位學生開展了問卷調研。

    9月26日,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兼秘書長苗綠在《2017中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調查報告》發布會上透露,調查結果顯示,對創新創業表示有興趣的高校學生超過60%,二線城市是高校學生意向創新創業的首選區域。

    超半數高校學生有創業意愿 工科生占比最高

    \

    據全球化智庫(CCG)研究部人才研究組總監李慶介紹,對創新創業表示有興趣的高校學生超過60%,其中工學、管理學和經濟學專業學生對創新創業感興趣的人數比例位居前三。

    \

    李慶告訴記者,工學、管理學和經濟學高校學生更關注創新創業,一方面其專業特征與創新創業關聯較大,比如工科偏實用性,技術的創新和孵化更專業,科研成果轉化更高效,管理學和經濟學為創新創業的學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該專業中創新創業的案例也相對較多,對相關專業學生的影響較其他專業更為廣泛。

    而從選擇創新創業的驅動因素看,近半數人(42.08%)認為創新創業能使個人獲得不斷地成長和發展,近三分之一(28.32%)的人認為創新創業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

    經濟收入因素雖然位居第三,但與個人成長和自我價值實現相比仍有差距,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更加注重自身的成長與自我價值的實現,也是創新創業的本質所在。

    “高校學生接受新想法、新觀念相對快速,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推進,以及大量創新創業成功案例、創新創業活動等大量的宣傳,高校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了解情況相對較好。”李慶說,對于創新創業的了解程度方面,高校學生近八成表示了解;創業團隊和個人能力被認為是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因素。

    二線城市是高校學生創新創業首選區域

    \

    “面對一線城市人口持續增加、生活成本和商業成本居高不下、交通擁堵情況嚴重等大城市病,以及二線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的潛在優勢,高校學生選擇二線城市開展創新創業的比例逐漸增加并超過一線城市。”

    據李慶介紹,二線城市是高校學生意向創新創業的首選區域;高校學生更傾向于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開展創新創業;高科技行業是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主要意向行業(模式)。在創新創業區域選擇方面,49.62%的高校學生選擇二線城市為意向創新創業的首選區域,超過選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經濟高度發達的一線城市的比例(32.46%)。

    在各意向創新創業的行業(模式)中,最受高校學生歡迎的領域是高科技行業,占比達24.35%。

    部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投入不夠

    \

    “在被問及高校是否有必要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97.93%的學生表示有必要。”李慶告訴記者,當前,高校學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了解的情況并不理想,僅三分之一的高校學生表示了解,40.67%的高校學生表示一般了解,表示不了解的比例達到25.61%。

    李慶介紹,現階段高校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形式為高校及創業社團舉辦的各種創業活動,比例分別達到22.58%和17.15%,高校開設的創新創業相關課程以16.17%的比例排在第三位。

    \

    “高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投入不足和缺乏創新創業課程是當前阻礙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李慶指出,在阻礙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中,高校學生實際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人不多占比最大,為14.92%,其次為學校對創新創業教育不夠重視和投入不足,占比12.86%,創新創業課程缺乏或無法滿足需求以11.17%的比例排在第三。

    專家建議:加強創新創業教育 實現“全鏈條”培育和服務

    李慶表示,高校學生所處的時期是整個年齡段中生活壓力相對較小、時間相對充裕、失敗成本相對較低的階段,因此高校學生也更愿意去嘗試創新創業。作為創新創業的重要主體,高校學生最大的劣勢在于缺乏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包括個人經驗、創業資金和技術支持等,需要政府、高校和社會各層面的關注與支持。

    對此,專家建議,政府層面,應進一步加強支持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可設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從國家層面對高校學生投身創新創業予以認可和必要的支持,對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予以相關稅費的優惠和減免等。同時,引導高校合理整合社會資源,尤其是校友資源,通過創業基金、合作教育、合作基地等方式,形成持續的多元化投入體系,有效促進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發展。

    就地方政府層面而言,應從政策支持和資金配套兩個部分著手為該區域內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支持,如設立區域內的高校創新創業資金池,區域內具有良好發展潛質的學生創業項目優先在本區域進行產業化發展等。

    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應在重點省份酌情設立創新創業教育二級學院,在全國開設推廣創新創業課程,將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融入現有的課程體系之中,鼓勵開展創新創業的學習體驗,在學校里傳播創新創業文化,培育創新創業精神。同時,可總結清華大學在設立創新創業基金等方面的探索,鼓勵相關大學或國家級科技園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及扶持項目。

    而在社會層面,需要對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有更多的寬容與支持。進一步完善學生創新創業的社會輔助設施,包括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基地、非盈利的社會組織等,提升學生創新創業全鏈條的輔助與服務水平。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