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懲戒僅是教育形式 青島將制定出臺實施細則

    2017-02-25 08:00:37
    來源:青島早報
    責任編輯:帛幼

    原標題:如何懲戒學生 島城要出細則

    此前,我市發布了《青島市中小學校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是全國第一個以學校為主體的規章,青島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掇k法》提到學校有適當懲戒權,賦予了教師適當懲戒學生的“尚方寶劍”。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洪琪表示,懲戒不等于體罰,與激勵、表揚相輔相成,都是教育孩子的方式。今后,青島還將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懲戒、學校管理等方面的實施細則。

    “懲戒”僅是教育的形式

    《辦法》中提到的學校有“適當懲戒”的權利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老師該如何使用懲戒權?有哪些懲戒方式方法?怎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對此,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洪琪表示,懲戒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形式,是學校維護正常的校風校紀管理的重要保障。通過懲戒可以讓學生認識錯誤、彌補錯誤、糾正錯誤,其本質同表揚、激勵等教育方式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王洪琪認為,懲戒不等于體罰,要堅決杜絕體罰。教育懲戒要遵循幾個原則:目的要正當,教育懲戒是要幫助學生改正錯誤;要以教育為主,懲罰是一種手段,重在教育,以育人為目的,尊重學生的人格;措施要合理,對學生的懲罰方式和程度與懲罰措施相均衡,并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的年齡特點;程序要合法,實施懲戒需要依據正當程序,采取適當的措施。

    將制定出臺實施細則

    學校具有“懲戒權”,老師、家長和社會最為關注的是具體的懲戒尺度。 “《辦法》出臺后,大家討論得比較熱烈,從總體的情況來看,大多數人都是持支持的態度。少數持有疑問態度的人并不是不同意懲戒,而是擔心今后的落實情況、懲戒的具體尺度。 ”王洪琪說。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學校以前的管理辦法中,有些學生可能通過正常的教育就可以改正錯誤,但有些學生犯了嚴重的錯誤,在有些案例中就缺少適當的懲戒辦法。 ”王洪琪說,制定這個《辦法》讓教師有章可循,讓家長支持和了解學校的工作,讓學生明確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得到什么樣的懲戒。

    針對具體懲戒尺度的問題,王洪琪表示,今后我市將依據法律法規,以教育保護學生,不違反有關青少年保護禁止性條款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為基本前提,會同專家,發動校長、老師、家長、學生和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科學研討懲戒的內容和形式,加快相關指導法規的研究制定,制定一個詳細的實施細則。

    【聲音】

    家長

    犯了錯誤要有適當懲罰

    市民張女士家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級,上個學期,孩子迷上了漫畫,每天回家不寫作業光看漫畫書,完不成作業就撒謊。“那段時間真是操碎了心。”張女士說,為了改掉兒子的這個壞習慣,她沒少跟班主任老師溝通,“我就跟老師說用什么招都可以,只要把這個毛病改掉就行。”張女士說,還是老師有經驗,老師首先告訴孩子看漫畫書可以,但前提是完成作業,并且不能在課堂上看,另一方面也采取懲戒措施,比如少完成一科作業就去操場上跑一圈,發現一次課堂上看漫畫書就多做一天值日生。張女士說,在老師的教育下,兒子的壞習慣已經改了,基本上能保證按時完成作業和課堂認真聽講,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還不錯。“現在在家里,我也會用些這樣的措施來懲罰他。”張女士說,兒子在家里完不成作業,或者是故意弄壞了家里的東西,她就會要求他爬樓梯,要不就是拖地板。“孩子比較小,需要老師嚴格管理,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因此學校老師適當的懲戒是可以接受的。 ”張女士說。

    采訪過程中,不少家長也表示,目前學校的教育有些 “保姆式”。“現在學校老師基本上都是以說教、愛心感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學生犯了錯誤多是批評教育,可能就會給孩子一種 ‘我犯了錯也不會受到什么懲罰’的想法。”市民韓先生說。他認為學校有適當懲戒權會讓學生有一定的“畏懼感”,從而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采訪中,家長們表示,罰跑步、做值日打掃衛生、給同學們分飯、增加作業量、到圖書館讀書反思等懲戒方式都可以接受,但體罰或者使用侮辱性語言是不能接受的。

    老師

    懲戒學生家長找上門

    政府文件中明確了老師可以懲戒學生,但不少老師表示 “不敢”懲戒,首先是文件中對懲戒沒有“度”的明確,“什么樣的懲戒是可以的,這個度很難把握。 ”教初二年級的李老師說,有一年,一名女生在小測驗中給別的同學傳小紙條被她發現,批評她的時候,這名女生還理直氣壯,說反正自己沒抄。李老師氣得不行,將她和另一名學生趕出考場,在教室門口罰站,給她倆的卷子判了零分。

    李老師說,在學校里考試作弊是很嚴重的錯誤,她因為忙著批卷子還沒來得及找家長談,沒想到家長主動找上門來,說讓孩子在門口罰站是一種侮辱,讓她女兒產生了厭學的情緒,老師需要負責。多虧教室里有視頻監控,這名女生作弊的行為證據確鑿,最后家長尷尬地走了,但這件事給李老師留下了很重的心理陰影。 “現在每個家庭大都只有一個孩子,都跟寶貝一樣哄著,生怕受了委屈,一聽說在學校里被老師批評了,很多家長都坐不住,第一反應是找老師理論。 ”李老師說,久而久之老師們就“不敢”管了,這對孩子的成長一點兒好處也沒有。

    老師

    懲戒學生后家長來感謝

    相比之下,島城一所初中的班主任趙老師就“幸運”多了。“通常每個班里都會有幾名學生不聽話,他們也基本上是重點關注的對象。”趙老師說,幾年前,他教過一個學生,這個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講,學習成績也不理想。 “我專門把他叫到辦公室里,跟他約法三章,犯了什么樣的錯誤就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處罰。 ”趙老師說,最開始這名學生并不太按照“規矩”來,他就按照約定在課間陪著學生一塊到操場跑步接受懲罰。過了兩三個月,這名學生的情況就好了很多,至少上課不會再打擾其他同學,自信心和進取心也慢慢樹立了起來。

    “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這名學生身上的很多壞毛病改掉了,學習成績也有了提升,跟同學的關系也融洽了很多。 ”趙老師說。初中畢業后,這名學生考上了一所不錯的高中,家長和學生專門到學校向老師表示感謝。

    【觀點】

    懲戒不等于體罰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表示,《辦法》提到的“中小學校對影響教育教學秩序的學生,應當進行批評教育或者適當懲戒”引發了社會熱議。其實懲戒如同欣賞和激勵一樣,是相輔相成的,不僅是學校教育,也是所有管理的常態。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對青少年樹人立德的教養,很重要的就是遵守秩序和規范,世界各國的學校教育都有懲戒措施。

    他認為,懲戒在中國之所以敏感,是因為人們習慣將它與體罰畫等號。 “體罰當然是不正確的,應當抵制和反對。但在強調學生權益保護和反對體罰的同時如何實施‘不打孩子的教育’,我們尚缺乏經驗,對犯規的學生如何懲戒缺乏探索和建樹,導致教師懲戒權的流失,不敢管、放任自流成為普遍現象。 ”楊東平說。國外對于學生懲戒的措施和程序規定得非常詳實,極具操作性,并將懲戒措施和機制事先告知并得到家長的認可,從而共同遵守。這些都是值得國內立法者學習借鑒的。青島市如果能夠深入探索,構建適合中國學校、學生和家長的懲戒機制,將是對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一個貢獻。

    【他山之石】

    國外學校也有懲戒權

    人們之所以不贊成 “懲戒教育”,是因為把“懲戒教育”誤以為就是“體罰”。事實上,真正好的“懲戒教育”幾乎與體罰無關,而是一門科學,需要講究技巧。美國加州Dann中學的做法很有借鑒意義。該校規定,凡是沒有正當理由的遲到或早退,扣3分;凡是無故缺課,扣5分;吃飯遲到,也要扣2分。當違規分值達到5分,就要在周五的晚上8點至10點到指定的教室自修,而這對于期待周末狂歡的學生來說,是件非常難過的事。

    [編輯:帛幼]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到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