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游幾成青少年社交媒介 不少孩子小學就玩網游,擔心不玩交不到朋友
近日,齊魯晚報記者在濟南市小學家長中做了一個小調查,調查涉及百余名小學生家長,學生來自濟南市各個學校,人員范圍較隨機。調查結果多少讓人意外,受調查家長中,八成孩子為男孩,喜歡或很喜歡網游的占76%,78%的家長表示孩子從小學開始玩網游,15%的孩子從幼兒園就接觸網游了。
調查中的一個問題對應的數據耐人尋味,75%的孩子第一次接觸網游是同學介紹,12%來自網頁推送,另有12%的孩子是受家庭影響。記者進一步在青少年中調查發現,在小學男生尤其是高年級男生中間,網游已成為課間談論的公共話題甚至是最主要的社交媒介。
身為一個五歲孩子的媽媽,濟南市民張雨晴切身感受到這個年齡段孩子對游戲的癡迷。“我小時候接觸游戲機要到小學三年級了,現在的孩子太聰明了,五歲的年紀各種手機、電腦游戲一學就會。”
張雨晴感慨,在游戲方面自己看管兒子特別緊,平時不允許兒子玩游戲,但依然難以杜絕周圍環境以及同齡人之間的影響。
爍爍是濟南西部某小學六年級學生,不玩網游的他在同學中間好像成了“另類”。“班里其他男生都玩網游,什么王者榮耀、絕地求生,下了課的話題就是這個,誰扮演了什么角色,誰買了新裝備。”他說,有一次班里一名男生花了兩三萬塊錢買充值卡,老師知道后還開了主題班會,講網游的危害,但似乎沒什么用。
爍爍來自大學教師家庭,自幼喜歡讀書與寫作,經常與父母外出旅行,他覺得,網游的角色背后就是一堆數碼,把時間都花在虛擬世界里非常不值,他認為自己與他們不一樣,“很棒”。
然而,大多數孩子卻不這么想,如果不玩網游就會與同齡人失去共同話題,成為另類,未免有點可怕。記者采訪了解到,這成為許多孩子接觸網游的心理動因,許多孩子也由于同齡人介紹第一次接觸網游。
濟南市經五路小學班主任孫艷艷老師說,家長的把控是孩子玩游戲的第一道防線,如果孩子對電子游戲“上癮”,家長要及時把孩子的情況告訴老師,家校合作是把控孩子玩游戲的第二道防線。(徐潔 潘世金 范佳)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