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70后家長推動低齡化留學 明智之舉還是無奈

    2018-09-27 08:54:57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70后家長推動低齡化留學 明智之舉還是無奈選擇

    近幾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對很多家長來說,送不送孩子出國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他們更糾結的是什么時候送孩子出國。隨著低齡留學熱興起,越來越多中小學生走出國門。半島記者了解到,很多家長把子女送到國外讀書,有的不惜調動工作,只為讓孩子在國外讀小學。專家建議,出國留學前要打好語言基礎,做好心理準備,才能更好地適應國外環境。

    ■數據

    低齡化留學比例持續增長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單是出國讀大學的人數就達到52.3萬人,這個數字還沒有計算近年暴增的中學留學生。美國仍是留學的首選國,去年到美留學的中國學生達26萬人,遠超其他英語國家。

    最新的《2017~2018留學白皮書》顯示,中國海外留學生數量快速增加,而且初次留學平均年齡越來越小,低齡化發展趨勢明顯。高等教育階段留學仍是出國的主體人群。從留學生入學學歷上看,本科生占比36.25%、研究生占比36.41%,而出國讀高中的留學生比例已上升到18.92%,初中留學比例較以往也有所提升。

    中國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對于山東考生來說,想進入清華、北大等名校更是難上加難。面對升學的各種壓力,越來越多家長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這就使得低齡化留學比例持續增長。

    據悉,最近5年,全國高考棄考率都保持在10%左右,高考不再是學生的唯一出路。2018年夏季高考時,記者在青島三中考點外采訪了陪考家長,很多家長心態較平穩,坦言即使高考失利,還可以送孩子留學。“現在的孩子出路多了,退回到10多年前,都把高考當成命運的轉折點,高考成了全家人的戰斗。”家長崔女士說。

    隨著低齡化留學熱潮出現,青島也涌現出一批做留學培訓的機構,做雅思、托福英語培訓以及做留學相關業務的教育培訓機構。英科少年學院(UICA)、青島墨爾文中學、培諾教育等招生情況都不錯。他們通過特色的課程體系和全英文課堂環境等優勢,為家長提供了另一種選擇。據悉,中國海洋大學以及海大繼續教育學院都可用于英國簽證及移民的雅思考試考點。

    ■探訪

    70后家長推動低齡化留學

    青島低齡化留學的孩子中,其父母多是“70后”。正為孩子留學做準備的父母中,“80后”居多。有部分“90后”父母也從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學習英語。

    不少“70后”家長認為理想中的教育模式與現實中的教育模式有差別,更希望孩子能順從本性,快樂成長。“國內的高中多是應試教育,孩子每天有做不完的試卷,成績的浮動影響著一家人的心情。孩子壓力大,父母壓力也大,所以才想早早送孩子出國留學。”市民趙女士說,她不少朋友也在高中或初中階段就將孩子送出國。同為“70后”,林女士四月份帶兒子去了北京,到美國駐華大使館辦理留學簽證。她說:“出去讀高中考國外大學容易些,經過申請,我們讓孩子寄宿在一個美國人家里,讀私立高中。”

    不少“80后”父母都在提前為孩子留學做準備。張家銘媽媽為讓孩子提前了解國外的教育模式,將其送到了格蘭德中學,學習國際課程。周末又讓孩子在英科少年學院跟著外教學英語。“每年都會帶孩子出國看看國外的大學,孩子對悉尼大學和墨爾本大學比較感興趣。”

    小政(化名)的父母是國企高管,他們從高中開始便送小政去了國外。“出國前,我就讀的是青島最好的中學,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從初二開始,爸媽就給我定下了去美國讀高中的目標。”

    董小菁從4歲開始就隨家人一起移民澳大利亞,英語說得很溜,直到去年才回到青島,加入半島·盟諾國際學生記者團。作為“80后”一代,董小菁爸爸對國外的教育很認可,回國后看到有國際學生記者團,就立刻給孩子報名了。“在國外能學到純正的英語。回到青島后,孩子學校的英語老師發音和澳大利亞那邊完全不一樣,而國際學生記者團可以跟著專業的外教交流英語,對孩子很有幫助。”

    9月8日,記者來到青島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英語培訓班。“一節課40分鐘,孩子太小,根本坐不住,我周末都陪著孩子一起來學習。外教老師通過繪本的形式教孩子認識英語單詞,算是啟蒙教育吧!”一位“90后”媽媽表示,留學已成潮流,或許以后自己的孩子也會出國。

    ■家長

    有的孩子不適應國外環境

    業內人士介紹,在中國學到的是標準英文,到了國外老師教學帶著當地口音,有的學生就聽不懂了。另外,由于大多數孩子沒接觸過國外的課程體系,即使聽懂了外國的語言,也很難完成國外學校布置的作業。這是很多學生難以適應國外教學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島墨爾文中學有一位來自濟南的學生,他在美國讀中學不適應,待了一年就回國了。家長介紹說,孩子入學后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也由于中介克扣,導致住家不給孩子做飯,只能自己解決一日三餐,與住家相處得也不開心。生活、學習的不適應,導致孩子成績長期處于下滑狀態,耽誤了一年時間,家長決定讓孩子回國。

    青島還有不少初、高中學生出國留學后很難適應國外的教育。一位家長宋先生介紹,“在國內讀高中,孩子成績差,老師會過問,跟家長溝通情況。孩子出國留學后才發現不管你成績好與差,都沒人管你。孩子同學得零分,老師也不會過問。沒人督促你,只能對自己負責,孩子心智還不夠成熟,感覺不適應。”

    “我的孩子5歲開始學習英語,打好了語言基礎。加上在UICA接觸了國外完整的課程體系和學習習慣,高中可以出國留學了。”張宇昕媽媽認為,高中階段或高中畢業出國留學最好。

    ■建議

    出國留學先要打好語言基礎

    留學低齡化的案例不少,UICA中心主任宋思宇告訴記者,“結合我十多年國際教育的從業經歷來看,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外國教育理念不一定適合中國的孩子,不排除個別孩子不適合這種學習和成長方式。”

    在教學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低齡化留學熱度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且會愈演愈烈。“低齡留學熱,說明教育改革沒有觸及到問題實質,沒有打破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壁壘。盡管這么多年來國家一直在倡導減輕學生壓力,但實際上學生的壓力并沒減小,反而是越來越重。”熊丙奇表示,現在不少家長觀念也在轉變,不希望孩子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把精力全部放在書本學習上。所以,家長選擇了美國的教育方式和理念。

    培諾教育留學專家表示,有一些孩子在出國前就未能與父母形成良性的溝通關系,出國后交流更加勉強,內心的孤獨與負面情緒難以得到疏解。“還有一些低齡留學生的父母就是因為在孩子教育上遇到困難,便以為出國鍛煉一下就能解決問題。殊不知,這往往導致親子之間的矛盾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專家建議,出國留學最好不要過早,若是有出國打算,初中開始可以提前熟悉國際課程,打好語言基礎。這樣既可以在國內基礎教育系統里獲取較為扎實的基礎知識,又可以提前了解國外初、高中課程,為考上國外名校做足準備。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家長都有很長時間做準備,等到真正要出國的那一天,都不會再忐忑。”青島盟諾學校校長趙霞表示,出國留學必須先要打好語言基礎,學生也要擁有獨立的社交能力。

    [來源:半島都市報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8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