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21 08/18 09:13
    · 來源 ·
    新華社
    · 責編 ·
    古德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全國多地開辦官方暑托班破解"帶娃"難題

    原標題:國社@四川|練柔道、捏面人、寫暑假作業……多地開辦官方暑托班破解“帶娃”難題

    新華社記者:吳曉穎 王瑩 李恒 袁秋岳

    今年暑假,全國多地推出官方托管服務,破解低齡學生假期看護難題。記者走訪多地了解到,安全、普惠的官方托管受到學生、家長歡迎,他們也期待撬動更多社會資源,不斷豐富暑期托管內容和形式,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

    學校是托管“主力”

    “在家沒人陪我玩,學校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我們一起學賽艇、練柔道、下國際象棋,特別開心。”沈陽市渾南區第九小學三年級三班學生譚雯心說。

    走進沈陽市渾南區第九小學,校園內充滿歡聲笑語,操場上,孩子們歡快地騎著獨輪車;教學樓里傳出小提琴、古箏等樂器演奏聲;烘焙教室里散發出陣陣香味……校長侯明飛告訴記者,學校首次開設暑假托管班,課程內容包括攀巖、柔道、足球、國際象棋等,來自本校及外校約300名學生報名參加,自愿報名的老師達30余人。

    低齡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近年來廣受社會關注。今年7月初,教育部印發《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以來,全國多個城市陸續推出官方暑期托管服務。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托管服務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記者了解到,各地舉辦的官方暑托班服務內容不止于簡單看護,還致力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多模式破解“看護”難題

    除了依托學校辦暑托班外,一些城市積極盤活場地、師資、課程等資源,推動家校社企聯動,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提供學生假期托管服務。

    在大連市,除學校開辦暑托班外,還充分利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社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職工活動場所等開展托管服務。托管費用為每生每天30元,午餐費按照學生餐標準收取。

    今年,成都市武侯區的30個社區為6至12歲青少年提供為期4周的托管服務,學生托管費用全免。共青團武侯區委社會聯絡部部長湯燕臨介紹說,原計劃提供700個名額,因學生參加積極性高,最終托管了841名學生,招募志愿者117名。暑期公益托管費用由區財政補貼支持,按每名學生100元的標準撥付,并為志愿者提供交通補貼、購買青少年人生意外保險等。

    記者近期在成都市武侯區龍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三樓看到,40名小學生在4名志愿者的照看下,坐在長桌前寫作業、看課外書?;顒影才疟砩蠈懼荷衔鐚懯罴僮鳂I,下午有樂器賞析、捏面人、手工制品、垃圾分類、紅色電影等活動。家長王女士說,夫妻倆從事物流行業工作忙,奶奶在家輔導不了作業,給兩個女兒報了社區免費暑托班,解決了照看孩子的大問題。

    “提質”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

    沈陽市和平區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校長王燕表示,相較于社會培訓機構,學校老師對學生更了解,能根據學生特點、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查漏補缺。學校今后在開辦假期托管服務時,還將引進校外人員開設戶外拓展、擊劍等更豐富的素質活動單元,校內外資源互相補充,形成合力。

    “假期托管要同時滿足家長和學生兩方面意愿,要讓家長信任,不僅孩子有處可去,還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和幫助;要讓學生開心,不僅有自主選擇空間,還充滿挑戰和樂趣。”沈陽市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穆道欣說。

    此外,在更好地滿足家長和學生需求的同時,也要轉變家長假期“搶成績”的觀念。在一線教育工作者看來,隨著《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政策落地,將逐步讓家長擺脫對補習的依賴,把學生從過重的校外培訓負擔中解放出來,利用假期鍛煉身體、發展興趣愛好。

    [來源:新華社 編輯:古德]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