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21 08/26 08:39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古德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情緒低落、心慌意亂不愿開學怎么辦 心理專家來支招

    原標題: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熊孩子”不愿開學?心理專家來支招

    假期余額已經嚴重不足,學生們馬上就要返回校園。面對管理更加嚴格的校園生活,學生可能會有些不適應,容易出現情緒低落、心慌意亂、渾身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遲到、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等情況,這些現象統稱"開學綜合征"。如何幫助孩子把心收回來,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專家為家長支招。

    開學前半個月,家長可能已進入了準備開學的應激狀態,反復叮囑孩子盡快完成作業、查缺補漏、復習預習、準備新學期物品……不過,學生卻不會立即進入狀態,往往在家長不斷地催促下,慢騰騰地拿出書本,磨磨蹭蹭地寫著作業,滿臉的不情愿與委屈。面對“熊孩子”不愿開學的情況,家長們要調整心態,首先要認識到:把開學還給孩子,讓開學成為孩子自己的事情,從而激發孩子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讓孩子更多地參與到開學的準備過程中。

    專家表示,如何讓孩子積極主動應對開學,確實是需要家長們刻意用心引導的事情。對于孩子假期的玩耍,家長要認可其積極的意義。開學前,家長不要責怪孩子們假期的瘋玩,而是應一起帶著興致和樂趣,和孩子們一起來回顧、整理這個假期做的有趣的事情、難忘的事情。既作為暑假玩耍收心的一個儀式,也增加了親子互動。聊完開心的事情,再聊開學上學,也會更加順利,減少孩子的抵觸。孩子、家長都樂在其中,目的也達到了。這樣的“收心”方式,可能要比“連環奪命催”有趣得多。

    面對開學,家長的心態往往是緊張不安,覺得“熊孩子”瘋玩了一個假期,開學之后很可能不適應學校的規律作息以及學習生活,更擔心老師會因此找家長談話。為此,在開學前半個月,家長們可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和孩子一起來商談:“開學之后,我們可能面對哪些問題?”大多數孩子可能自己就會提到作業、起床等問題。詢問孩子自己對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有什么應對之法?大多數孩子也都可能會知道該逐漸調整作息、逐漸給作業收尾。所以,面對開學,大多數孩子心里是有數的,只是知易行難,孩子常常抵不住玩耍的誘惑,時間管理觀念不強,常常無法將事先制定好的計劃予以實施。

    專家同時提醒,在商談時,家長需要和孩子們談到不能調整作息就會遲到;不完成作業老師會批評;不及時預習,上課就跟不上老師節奏等問題。當這些后果出現的時候,和孩子一起來承擔后果,特別是讓孩子親身體驗到不認真準備的后果。事實勝于雄辯,“不開心”的開學后果承受幾次之后,想必孩子們自己就會受到教訓,認真對待“開學”。所以,家長要調整心態,讓孩子主導開學準備,給孩子試錯的成長機會,給孩子面對挫折,重新調整的機會。

    家長也可以嘗試建立自家的開學傳統。古人有登高望遠,每每有大事將至,必登高遠眺,于自然和行走中梳理思緒,開闊心胸。在開學前,家長也可以帶孩子爬山遠足,既鍛煉意志,又可以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交流學習和生活,暢想新學期。鼓勵孩子們接納生活和學習中可能遇到的不順心的事情,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應對,同時坦然地接受努力之后仍可能會出現的挫敗。(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古德]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