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研究顯示我國青少年健康行為整體情況良好

    原標題:研究顯示我國青少年健康行為整體情況良好

    (記者唐芊爾)當前,我國青少年的睡眠、鍛煉習慣怎么樣?存在哪些損害健康的行為?心理健康狀況如何?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健康行為研究:基于13省份的調查數據分析》與《中國青少年健康行為研究:基于十省市的調查數據分析》兩本研究報告,對這些問題做出了回答。

    “報告采用了‘世界衛生組織-學齡兒童健康行為’研究模型,結合我國國情和青少年健康現狀展開相關問卷調查研究。課題組分別于2010年在全國13省市,2020年在全國10省市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了此次的兩本研究報告。”該書編撰者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樹輝介紹。

    “根據2020年的調查結果,在健康相關行為方面,我國青少年整體情況良好,但仍有部分學生存在飲食不規律、營養不均衡、體育鍛煉時間和強度不足、休閑活動時間較少、活動內容單調、睡眠質量不高、睡眠時間不足等問題。”該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價值觀與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周華珍表示。

    在睡眠方面,2020年的調查研究顯示,我國青少年平時晚上的平均睡眠時間為7.7小時,不足通用最低標準的8小時;休息日晚上的平均睡眠時間為9.4小時,處于合理范圍之內。此外,我國青少年晚睡比例較高,在零點及之后睡覺的青少年比例達6.3%,睡眠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

    在身體鍛煉方面,2020年的調查研究發現,我國青少年平均每周參加超過1小時體育鍛煉的天數為2.5天,平均每月進行較劇烈運動的天數為2.8天。與2010年相比,我國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的狀況有所好轉,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有10%左右的青少年從不鍛煉身體,上網、做作業等久坐時間較長,這部分青少年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可能性較大。

    研究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問題迫切需要解決。根據2020年的調查數據,我國有20%左右的青少年處于負向心理狀態,生活滿意度和社會適應性較差,在社交、自信心、自尊等方面存在問題;超過60%的青少年有過情緒低落、容易發脾氣、感覺緊張等經歷,10%左右的青少年每天都會出現這些癥狀。

    針對研究顯示的問題,課題組建議,構建政府、社會與家庭有機統一的健康教育體系;提高青少年健康素養,開展健康促進活動;提高教師和父母的健康素養,營造健康的學校環境和家庭氛圍;積極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的健康觀念,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5/25 10:30
    · 來源 ·
    光明日報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